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不要乱用药

2010-05-29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一提到肝炎,人们很自然会想到“甲肝”“乙肝”“丙肝” “大、小三阳”。<br>

  一提到肝炎,人们很自然会想到“甲肝”“乙肝”“丙肝” “大、小三阳”。

  其实在肝炎家族里 ,还有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几大类。其中,药物性肝炎危害甚广却不为人们所重视。

  “是药三分毒”,目前由于服药引起的肝损害已经上升至各类肝炎的第四位,在50岁以上的肝病患者中的比例超过4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肝损害已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

  常见“伤肝”药  可能产生肝损害的药物主要包括:  【西药】1。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2。 大环内酯类药:四环素、红霉素、螺旋霉素等。3。 解热镇痛药物:保泰松、阿司匹林等。4。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等。5。 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6。 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7。 镇静药物:苯巴比妥等。8。 抗甲亢药物:他巴唑、甲亢平等。9。 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10。 降糖药物:优降糖、拜唐苹等。11。 心血管药物:异搏定、安搏律定等。

  【中药】大黄、苍耳子、相思子、野百合、天花粉、艾叶、川楝子等。  有的人得病了也不找医生,在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服用剂量要求情况下,买来药就吃,结果造成肝损害。

  所以应遵医嘱用药,服用药物后还应加强观察,如发现问题立即停药并去医院求诊。

  什么是药物性肝炎  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主要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肝脏负责解毒,但本身也会中毒,由于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组织发炎,即所谓的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多在服药1~4周内发生,具体表现与其他肝炎大致相同,如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尿黄等,肝脏肿大伴有压痛,转氨酶升高。严重的药物性肝损害甚至会引起肝细胞坏死,如果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肝病患者更需警惕药物损害  我国现有各类肝病患者近2亿,肝病患者都想积极治疗,早日康复,但错误的用药行为高达30%以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非死于原有的肝病,而是死于乱用药物。很多人以为肝不好就需“补肝”,拼命吃药,结果越补越麻烦,反而补出了药物性肝炎。

  一位45岁的男患者,被确诊为肝硬化。他迷信“偏方”,胡乱喝汤药。三个月后,病情急剧加重:腹部越来越胀,腹水增多,周身皮肤颜色加深,呈黑色。家人赶紧把他送医院,不久就因肝衰竭而死亡。

  肝病患者迷信保肝药的功效,对于自称有“保肝”作用的药物不加节制地服用,以为多多益善,这种治病心切而产生多吃药、吃好药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确实是错误的!其实,再好的药,如果不对症,和毒药没有两样。

  保肝药不是保健品,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只能加重肝脏负担,使病情加重,有的还会扰乱人体正常的免疫机能,使病情恶化。

  目前市场上保肝药品种类很多。这些药物有数百种之多,应选择那些针对发病机制而发挥作用的,且临床证明确有效果的。常用的保肝药有维生素类药物、促进肝脏解毒的药物、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抗脂肪肝的药物及抗纤维化的药物等。

  实际上,真正需要保肝药的患者并不像广告上宣传的那么多,保肝药也有适应证。有些人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仅体检查出是肝炎病毒携带者,就自作主张地长期服用保肝药是不合适的。

  一般以下四种情况最好不要应用保肝药:  (1)有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丙肝,患者的转氨酶升高幅度不大,应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病毒被抑制,转氨酶会自然下降,肝脏炎症也会好转。(2)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一般的保肝药没有治疗价值。(3)失代偿肝硬化,保肝药难以起效。(4)脂肪肝,除抗脂肪肝药物外,其他保肝药基本无效,或疗效不确切。

  所以,不乱用药,就是最好的保肝!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