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2011-08-21 08:04:00中华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秋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时值初秋我们要对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食欲减退恶心乏力黄疸肝脏肿大及肝功受等特征。

  流特征

  甲肝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为本病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四周均具有传染性,以发病前4天到发病4~6天传染性最强。

  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传播。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在传播中起主导作用,如污染水源或水产品则可造成暴发流,经注射传播虽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

  人群对甲肝普遍易感。感染甲肝或获得巩固的免疫力,再患者极少见。成年人中多已获得甲肝的免疫力,故发病者以儿童为主,特别是学龄(3~7)儿童发病率最高。甲肝多发生于秋冬季节。

  主要症状

  甲肝潜伏期为2~6周。

  甲肝起病较急,有胃寒,发热,少数病例有上呼吸道症状。突出症状为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乏力腹胀便秘腹泻、尿色加深等。持续数天至2周,巩膜(白仁)、皮肤可变黄,尿色加深如浓样,大便颜色变浅呈灰白色,肝脏肿大,肝区在压痛或叩击痛,肝功均有异常。

  预防措施

  主要采取以下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搞好个人卫生。要用清洁卫生水。不喝生水,保护好水源,防止粪便、垃圾污染。消灭苍蝇及其孽生地。

  2、做好病人隔离工作。甲肝病人自发病日算起最少隔离30天。对现人排泄物应进消毒处理,对病人的衣服,食具应煮沸消毒,书及其它用具可用日光暴晒;门、窗、玩具可用0。5%的优净或3%的亚明溶液喷洒消毒。病人的食用具,漱洗用具等应专用。对密切接触者应观察40天,如有发病,立即隔离。与甲肝病人有过密切者应肌注丙种球蛋白,最迟不应超过接触一周。凡有过甲肝病史者,均不能献血。

  3、易感者应接种甲肝疫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