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专家披露“伪中医养生”五大特点

2011-09-28 17:20:00搜狐健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温长路教授在中国科协举行的第八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中医与科学养生”上公开揭露了五大“伪中医养生”问题。

  “一是偷梁换柱,把各种说法都塞入养生。”温长路教授表示,老百姓中间都有很多养生理念,但不是所有的理念都是学的,“而现在说的是只要养生,就把过去文人著作中一般的说法,或者老百姓的个案个例一股脑拿来都冠以养生的帽子,并且有一些方法不分青红皂白,人人都可以使用。”

  “全民统一吃某一种食物是不行的,气候干燥的西部和气候湿润的南方,如果用同一种方法让大家去吃的话会吃出问题。”温长路教授指出,以偏概全,抽象中医的个性化理念是“伪中医养生”的第二个问题。“绿豆本身没有错,如果全民都吃绿豆,肯定会吃出问题,因为去掉了中医个性化理念,也不符合我们的养生设计。”

  “很多养生家把所有的食物都说成是珍贵的药,把所有的药物和食物都结合起来,这是对中医概念的混淆,中医的食养和食疗是两个概念,”温长路教授认为,囫囵吞枣,混淆食养与食疗概念是“伪中医养生”的又一问题。

  “一些养生家出于特殊的需要,把某一种药物包装成万能的,所以就不停地出现吃绿豆的现象,出现了吃泥鳅的现象,这就是夸大了食物和药物的作用。”温长路教授称,瞒天过海,夸大药物或食物的作用也是“伪中医养生”中常见的问题。“实际上药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有局限的,并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物。”

  “有国人和我说发现中国人有三大怪,男人全是阳虚,要补阳;女人全是血虚,要补血,六味地黄丸是万能保健药,外国人还真看到中国的现象了。”温长路教授说。“补的问题一定要客观对待,老百姓以补为尚,总认为补比泄好,认为养生就是补,这也是错误的。”

(责任编辑:徐晓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疾病科普推荐健康贴士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李昊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

    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