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高强度运动益处颇多:不仅燃脂、延年益寿,还能打造「好大脑」

2021-01-26 00:00:03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谁说“四肢发达,头脑就简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高强度运动或能保护大脑结构,远离脑部疾病!

每天嚷嚷着减肥的你,今天运动了吗?

你知道整日“葛优躺”的危害有哪些吗?

高强度运动你真的了解吗?

正解是,高强度运动≠过量运动!

除了可以达到快速减肥效果外,还有颇多益处,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高强度运动“的神奇之处!

大脑结构错综复杂,但很重要!

人类的大脑可谓是所有器官中最复杂的一部分,脑部组织可分为大脑、小脑、脑干,大脑是占据体积最大的部分,说话、思考、学习等高阶功能都由大脑执行,小脑可以控制肌肉活动、维持平衡姿势,脑干连接了大脑、小脑和脊髓。

大脑最外层是大脑皮质,呈现皱褶样,增加脑部的表面积,我们的语言、思考、想象都源自于大脑皮质。大脑可分为左大脑和右大脑两大块,各大块均包含四个部分:额叶脑、顶叶脑、枕叶脑、颞叶脑。

在大脑皮质中存有大量的呈现灰棕色神经元,被称为灰质,是信息处理的中心,能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脑深面有大量的白质(髓质),连结神经元的纤维。如果脑白质中的中枢神经细胞的髓鞘损害,将会引起脑白质病。

总体而言,脑部结构的完整性对于运动、感觉、语言、自主神经、心跳、内分泌等方面至关重要。如果脑部结构损伤,轻则可能发生头痛、头晕、感觉异常、言语不利、情感障碍、睡眠障碍,重则引起肢体瘫痪、痴呆、呼吸障碍、心跳骤停等。

高强度运动再添新益处,保护大脑结构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2020年版)中建议:对于包括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在内的成年人,每周需进行150分钟-30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可见,高强度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已经获得公认。早前已有研究证实,只需12分钟高强度运动,就能让500多种心血管健康相关代谢产物发生有益改变[1]。此外,还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全因死亡风险等[2, 3]。

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参与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中的1604名参与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中年期间不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相比,在闲暇时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中年人群在老年时,其大脑更少发生损伤!该研究结果发表在Neurology上。

ARIC研究在1987年-1989年开始启动时,入组参与者的平均年龄约51.6岁。时隔25年,研究人员调查了参与者的无、低、中、高强度运动与脑血管病变、白质高信号、白质完整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闲暇时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中年人群在老年时的大脑结构(白质)更加完整、腔隙性梗塞的发生风险更低!

可见,高强度运动对大脑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我们要防范于未然!不要等到晚年再进行高强度运动。试想,如果在中年时便进行较高水平的体育锻炼,或许可以预防脑血管疾病,降低晚年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高强度运动&剧烈运动,傻傻分不清

前不久,12岁男孩因为头痛、乏力,到某医院儿科就诊。经过仔细检查后,该男孩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而发病原因是就诊前一天的过量运动。家长告诉医生,“孩子昨天做了100多个深蹲,腿上肌肉到现在还疼。”

不得不说,很多人为了减肥、健身,在没有长期坚持运动的基础上,可能会贸然快速跑步5公里,力图达到“快速减肥”的效果,然而,最终导致横纹肌溶解等其他不良后果,却把锅扣在了“高强度运动”上。

如何判定“高强度运动”?在身体活动中,可根据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类型(FITT原则)来判断运动的强度。

表1 运动强度判定参考表

运动强度

自我感知运动(RPE)
对应最大心率百分数(%)
对应最大耗氧量(VO2ma×%)
代谢当量(梅脱MET)
轻松40-60<40<3
稍累60-7040-603-6
71-8560-757-9
极高很累>85>7510-11

通常来说,通过“(220-年龄)×最大心率=心率(次/分)”可以判断运动强度。例如当心率在110-130之间,根据年龄所得最大心率为65%时,即可判断该运动强度为中等(详见表1)。

WHO发布的《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建议》,将年龄分为3个范围:5-17岁、18-64岁、65岁以上,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给予相应的运动指导。

5-17岁:至少每天要完成6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18-64岁:至少每周要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同时还需要每周至少两天做抗阻训练;

65岁以上:除了抗阻训练之外,每周至少150分钟中强度或者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竟然与18-64岁所需运动强度相当),但对于患有慢性病的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

小结

运动的益处仍在不断扩充,尤其是高强度运动,在多种结局上的获益出乎人们的意料。根据WHO的建议可知,即便是老年人,在正确指导下,依旧可以从高强度运动中获益。但是,无论是何种运动、试图达到何种效果,都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参考文献:

[1] Nayor M, Shah Ravi V, Miller Patricia E, et al. Metabolic Architecture of Acute Exercise Response in Middle-Aged Adults in the Community [J]. Circulation, 2020, 142(20): 1905-1924.

[2] Nayor M, Shah Ravi V, Miller Patricia E, et al. Metabolic Architecture of Acute Exercise Response in Middle-Aged Adults in the Community [J]. Circulation, 2020, 142(20): 1905-1924.

[3] Yafeng Wang, Jing Nie, Gerson Ferrari, et al.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tensity With Mortality:A National Cohort Study of 403 681 US Adults[J]. JAMA Intern Med, 2020.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横纹肌溶解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