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癌症筛查!筛查1次至少一两千元,有必要吗

2022-06-06 10:21:07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癌症是危害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做好体检和癌症筛查很有必要。但面对这么多的癌症筛查项目,我们该如何选择?是不是全部项目都要做?检查项目的价格越贵,是不是就代表越好?

“癌症筛查完全就是浪费钱!隔壁老李年年体检,上个月不还是被查出了肝癌吗?”老张和女儿一起站在医院体检中心的门口,老张却不愿意进去。

“别扯其他有的没的,我钱都已经交了,八千多呢,赶紧给我去做检查。”

老张是一名“老烟枪”,吸烟已经快四十多年了,得知邻居患癌的消息后,老张的女儿赶紧在当地三甲医院预约了癌症筛查套餐,包括了五十多个项目,除了癌症筛查项目外,还含有糖尿病、心脏病等项目

但在老张看来,这玩意儿就是“智商税”,查出病来还得花钱治。

癌症筛查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大部分医院都开设了癌症筛查套餐,项目繁多,价格跨度大,部分人认为贵的就是好的,也有些人认为就是在“坑钱”

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生理学家韩启德曾经在2016年‘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上,发表过这样的演讲:“我并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因为早期筛查出癌症后,其实死亡率也并没有降低,这样的检查其实意义真的不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癌症筛查真的有必要吗?

一、1次癌症筛查至少一两千元,有必要吗?

现在大部分医院都开设了癌症筛查套餐,小九在网上查了下,发现不同医院/体检中心的价格波动较大,低则一两千,高则一万多元不等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体检中心肿瘤筛查套餐 (图源:中康体检网

广州爱康君安体检中心(VVIP部)肿瘤筛查套餐 图源:中康体检网

癌症筛查目的是让受检者知道自身的患癌风险,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者早期癌症,从而在早期进行干预。但癌症筛查并不是项目越多、价格越贵,就代表越好越全面。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预防医学中心主任刘俊田认为,癌症筛查要讲究个性化,不建议所有人都做全套的癌症筛查项目,不但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同时胸片、CT等检查是有损伤性的,做多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同样,韩启德院士也认为,不建议人人都去做普遍的癌症筛查,应该根据自身症状有针对性地检查,无症状就不要去做检查,否则会被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反而有害健康。

二、早期发现癌症或许能给不少家庭省下几十万

2020年,《Cancer》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就分析了中国癌症患者的财务困境。

研究指出,我国癌症患者中,每2人就有1人借钱看病,其中借款超过5万的人数高达18%,而且每10个患者中就有1人,因缺钱而不得不放弃一些癌症治疗手段。

如果能够做好早癌筛查,就有很大部分患者和其家庭能避免这样的困境。

所以早期发现癌症很重要,尤其是高危人群。而癌症筛查的重点是要个性化筛查,而非盲目地选择各种套餐


三、癌症筛查怎么做?一次性说明白了

近日,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北京成功举行了启动仪式,在活动上,国家癌症中心对主要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方法给出了最新的指南。

1、食管癌:内镜检查

高危人群:40岁以上,长期抽烟饮酒,有食管癌家族史,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喜欢吃烫食、腌制、粗硬食物,有吞咽有异物感或疼痛等。

筛查建议高危人群应接受1次内镜检查,如无异常,后续每2-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如有异常,后续每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2、胃癌:胃镜检查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吸烟史,酗酒,幽门螺杆菌感染,居住在胃癌高发地区,有胃癌家族史的。

筛查建议胃癌筛查首选胃镜检查。高危人群建议应接受1次胃镜检查,无异常的话可每2-3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有异常则后续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

3、肺癌:低剂量螺旋CT

高危人群:年龄在40-74岁,有吸烟史或二手烟史,有职业暴露史1年以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有一级亲属曾确诊肺癌。

筛查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4、肝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联合腹部超声检查

高危人群:男性年龄在45-74岁,女性年龄在50-70岁,有乙肝/丙肝感染史、肝硬化病史,一级或二级亲属有肝癌史。

筛查建议:高危人群首选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然后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再进一步地确定诊断、治疗和复查方案。

5、结直肠癌:肠镜和粪便潜血检测

高危人群:40岁及以上的男性,粪便潜血试验呈阳性,有吸烟史,超重或肥胖,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筛查建议:40-75岁的高危人群和50-74岁的中低危风险人群,都应做结直肠癌筛查。建议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另外每年还要做1次FIT检查。

6、乳腺癌:乳腺超声

高危人群:12岁前月经初潮,55岁后绝经,有乳腺癌或者卵巢癌家族史,曾接受乳腺活检史或者乳腺良性疾病手术等。

筛查建议:高危人群及致密型乳腺人群,筛查建议乳腺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一般人群只做乳腺超声检查即可。高危人群在40岁以后应每年接受1次乳腺癌筛查,45-70岁的一般人群应每1-2年接受1次乳腺癌筛查。

三、癌症有1/3是可以预防的,别忽略早期症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主任医师邱萌提醒,日常应密切关注身体的不适和变化,可能是癌症或癌前疾病发出的信号。

1、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如果在6个月至1年内,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5%以上,而且排除了能量摄入不足、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慢性腹泻等良性疾病因素,需警惕癌症。

2、体表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

尤其是颈部、腋下、乳腺、腹股沟、睾丸等部位体表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而且伴有活动度差、红肿、疼痛、短期快速长大,以及有异常的血管、色斑或者颜色变化,尽快检查。

3、大便习惯改变

如果出现长期便秘、腹泻,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等大便习惯改变的现象,就要警惕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以及胰腺癌、肝癌。

4、持续性咳嗽

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前列腺癌等,都可能会导致持续性咳嗽。

5、不明原因的疼痛

包括慢性疾病、骨头病变、原发肿瘤或者转移肿瘤直接或间接压迫等。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尤其是深度疼痛,一定要积极找出疼痛的原因,警惕癌症的发生。

癌症不是绝症,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多癌症还是有机会被治愈的。定期体检是好事,但是癌症筛查要根据患癌风险量身定制,否则既浪费钱又伤身。

日常也要多留意身体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参考资料:

[1]上万的“癌症筛查”到底值不值?一份适合中国人的癌症早筛攻略.生命时报.2019-05-22

[2]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6种主要癌症的筛查方法!.健康时报.2022-04-14

[3]14个癌症信号,你一定要知道 | 医者名片.健康中国.2021-12-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乳腺癌
  • 氯氧喹胶囊

    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治疗。[详细]

    去看看 ¥900.0
  • 阿那曲唑片

    适用于绝经后妇女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病人,若其对他莫昔芬呈现阳性的临床反应,可考虑使用本品。适用于绝经后妇女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适用于曾接受2到3年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的绝经后妇女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详细]

    去看看 ¥114.0
  • 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

    用于消化道癌症(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癌等癌症的治疗。[详细]

    去看看 ¥62.44
擅长乳腺癌专家更多
  • 初玉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领域: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肠癌等实体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

  • 耿凤勇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乳腺结节、乳腺炎症、乳腺癌等乳腺疾病,尤其擅长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乳腺癌,独创环乳晕美容切口处理乳腺良恶性肿瘤、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炎及男性乳腺发育等症,该技术创伤小、愈后快,同时又兼顾了美容效果。

  • 徐峰副主任医师北京四惠西区医院

    擅长领域:乳头溢液乳管镜手术,乳腺良性肿瘤微创美容手术,乳腺癌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在乳腺癌术后重建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