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红酒和醋软化血管?“专家”造谣最为致命,一文教你保护心血管

2023-04-15 18:06:16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4个关于心血管疾病的谣言,相信的人不少,下次别再被骗了

你的心血管还健康吗?随着社会大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障碍。

医学调查数据显示,从20-21世纪,全球总死亡率中,发达国家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从10%上涨至50%,发展中国家也增长至25%。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指出,中国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快速上涨,是目前中国居民因病死亡总量的40%,现阶段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9亿,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27.8%,其增速一度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速度。

面临日益严峻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普通人对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仍然缺乏应有的重视,各种和心血管有关的谣言反而深入人心。破局的关键,或许要从辟谣开始!

·吃素就能把血脂降下来?

吃素和吃荤之间的争议自古长存,前些年健身爱好者们将素食主义奉为神令,深信素食主义有助于健身,近几年一些推崇素食的明星甚至发起了吃素不吃荤、素食健康益长寿等说法。

但是这些观点最终都消失在网友们的炮轰之中,不过仍然有一部分人坚信吃素可以降血脂。

血脂指的是血浆中的脂质,而脂质是脂类化合物的统称,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固醇和类固醇等等,其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主要成分。

人体内的血脂一般有两种来源,分别是内源性和外源性,顾名思义,内源性指的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脂类物质,而外源性指的是从外界吸收的脂类物质,其主要途径就是食物。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能够引起人体血脂水平变化的因素有饮食、生理原因(妇女妊娠期、经期、剧烈运动)、病理原因(创伤、脑卒中)和药物作用等

饮食是最常见引起血脂水平变化的原因,但是和大众印象中不同,血脂水平的变化并不一定和肉食有关,或者说不一定仅和肉食有关。

如上所述,食物中外源性的脂类物质或能够合成脂类物质的基质被人体吸收后,也会引起血脂水平的变化,因此不吃肉,只吃素并不一定可以达到控制血脂,甚至是降低血脂的目的。


因为精制的碳水食物,如馒头、白米饭、面包和饼干等也会引起血脂升高,而肉食中的鱼肉却有利于控制血脂,由此可见,饮食也要讲究辩证性,不能“一刀切”。

生活中,想要预防高血脂,可以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蔬菜瓜果、干果、粗粮和豆类等食物的比例。

但是高胆固醇和遗传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治疗请在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不要擅自用药。此外,血脂变化也和烟酒有所关联,及时戒烟戒酒才是上策。

·红酒、醋等食物能软化血管?

红酒和醋能够软化血管,这个说法流传甚广,老百姓普遍对其有认同感,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纯属谣言。

上世纪末,一名叫Dipak Kumar Das的学者宣称发现了红酒中一种多酚类抗氧化素——白藜芦醇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从此红酒软化血管的说法席卷大地,成为“救世良方”。

可惜这位学者并未功成名就,2012年康州大学以学术造假的名义将其除名,他的大量研究都被作废,白藜芦醇软化血管的观点也受到质疑,而且由于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极其微小,人们对此深表怀疑。

直到2018年,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证实,饮酒没有安全量,一滴足以伤人,这个说法更是将红酒软化血管的结论打落尘埃。

众所周知,醋是弱酸性的,很多人认为醋可以溶解蛋壳、鱼骨等钙质,那么多吃醋,让醋被人体吸收后不就能软化血管了?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

人体确实属于弱碱性,适量吃醋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人体的酸碱度PH是有自我调节的平衡机制的,大量吃醋未必能打破平衡,相反可能由于醋的腐蚀性而伤害肠胃。

如果想要真正地保护心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首先要做到戒烟戒酒,其次要规律性运动,一般每周保持3~5次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激发自身活力。

最后,心血管已经出现一定损伤和症状,一定要立刻就医,通过正规途径治疗,治愈后再通过食物和其他方式辅助预后,不要妄想用食物或其它不安全的方式对抗疾病。

·有心脏病家族史,就一定会得心脏病?

心脏病的类型有很多,对于它的遗传性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其遗传风险高低不同,主要和致病原因有所关联。

不过一些遗传性较高的心脏病也比较“偏爱”年轻人,因此家族有心脏史的人,还是建议尽早排查或定期体检。

1、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性相对较高,其发病率是各类先天畸形的28%,由于一些患者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如果医疗条件不足很难发现,以至于少数患者成年后仍然没有发现自己身患心脏病,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2、心脏瓣膜脱垂性疾病

心脏瓣膜脱垂性疾病属于结构性疾病,遗传性较低,由于瓣膜脱落导致心脏瓣膜开合不严,当出现反流时,血液反流入心脏会引起心脏超负荷,患者常伴随着胸闷、下肢水肿、气促等症状。

该疾病早期治愈率较高,但是由于年轻人代偿能力高,很容易被忽视,后果也很严重。

3、冠心病

冠心病遗传性也比较低,但是其和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都具有遗传性,综合作用下也值得高度重视,如果家族中有冠心病患者,应该提早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也要入院排查一下冠心病。

4、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

细菌或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引起炎症反应,这两类疾病很明显就是后天因素了,患者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征兆,比如:胸痛、胸闷、发热、气促、呼吸困难等等,要及时就医治疗。

除了遗传因素,心脏病的发生可能和高血糖、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生活中预防心脏疾病,就要先戒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血管疾病已然成为了挡在当代人心口上的“巨石”,也是人们健康路上的最大阻碍之一,人们对于心血管疾病提高重视是正确的,但是也要科学辟谣,学会辩证性地看待事物,不要偏听偏信,被谣言所迷惑。

再次提醒:疾病的防治,一定要以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建议为先,以权威平台的信息为指导,做一个新时代的健康卫士。

参考资料:

[1]《注意!这些心脏病“青睐”年轻人》.人民网- 广州日报.2020-08-28

[2]《血脂高就吃素?关于心血管疾病这三大误区要当心》. 人民网-科普中国.2020-07-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心脏病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徐云生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