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保健 > 生活百科 > 神经内科 > 正文

面瘫的中医辨证论治疗

2023-05-11 17:20:2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在取穴、手法和针法方面都有相应的治疗法则,正确应用能够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面瘫的中医辨证论治疗?面瘫是临床上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临床医生对面瘫的研究也较多。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在取穴、手法和针法方面都有相应的治疗法则,正确应用能够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针灸的穴位有地仓、承泣、颊车、太阳、阳白、鱼腰、患侧合谷、风池,以及头针等,针刺可采取透穴疗法。一般在针刺过程中不用电针,当患者有酸麻胀痛等得气的表现后,留针大约20~30分钟。手法也就是推拿,其取穴与针刺的穴位基本相同。手法上一般会在双侧面部轻柔地按摩与推拿,重点按摩的部位是患侧,推拿时手法不宜过重,同时还可向患侧施以牵正推拿,主要采取的手法为掌揉、拇指推拿及点揉穴位,包括上下眼眶等。

这些中医辨证分型可以通过中药方剂的形式对面瘫进行治疗,可以通过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者大秦艽汤进行对症处置,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的合理应用,如果配合针灸治疗效果会更加的理想。面瘫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很多,有风寒外袭、风热侵袭还有痰热腑实以及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还有肝阳上扰、脾虚湿盛、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瘀血阻滞等。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睛明穴、太阳穴、合谷穴、颊车穴等来对于面瘫部位进行对症处置,这样效果会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面瘫
  • 大活络丸

    祛风,舒筋,活络,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详细]

    去看看 ¥32.88
  • 天蚕胶囊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瘫,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皮肤瘙痒。[详细]

    去看看 ¥68.0
  • 天蚕胶囊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瘫,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皮肤瘙痒。[详细]

    去看看 ¥0.0
擅长面瘫专家更多
  • 骆仲达副主任医师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及各疑难病症。主治失眠、尿频、水肿、面瘫鼻疾、慢性胃病、久咳、心悸、痛经、月经不调、盆腔急慢性炎症、虚汗、乏力、便溏、腹胀隐痛、颈、肩、腰腿痛及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

  • 张云祥主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脑血管病、面瘫、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等,尤其用头部震荡法使中风偏瘫患者恢复快

  • 袁梦石副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等。对神经科疑难杂症以及急危重症的抢救丰富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