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溶液变成褐色是由于溶液中的高锰酸钾被还原了。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和实验室中。当高锰酸钾溶液接触到还原剂,比如某些有机物,它会被还原成二氧化锰,从而导致溶液颜色从紫色变为褐色。这个过程是由于高锰酸钾分子中的锰离子从+7价被还原到+4价,形成了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沉淀,使得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在处理高锰酸钾溶液变成褐色的问题时,首先需要确认溶液中是否还有未被还原的高锰酸钾,可以通过观察溶液中是否还有紫色残留来判断。如果溶液中已经没有紫色,说明高锰酸钾已经被完全还原,此时的溶液不再具有消毒作用,需要重新配制。在日常使用中,如果发现高锰酸钾溶液变色,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根据需要重新配制新鲜的高锰酸钾溶液以确保其消毒效果。
安全小贴士:
1. 使用高锰酸钾时,应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
2. 高锰酸钾溶液变色后,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正确的废弃化学品处理方法处理。
3. 在配制和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4. 了解高锰酸钾的正确配制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溶液变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