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急性肝炎患者需注意饮食、休息以及情绪等方面.此外,急性肝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乙肝、丙肝等,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尿色加深、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此时患者需及时入院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饮食方面需注意勿食油腻、油炸食物,以及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导致急性肝炎症状加重。可适量食用新鲜的蔬果,帮助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利于机体恢复;
2、休息:急性肝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熬夜等不良习惯。此外,急性肝炎患者多有乏力等症状,若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乏力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3、情绪:急性肝炎患者还需注意情绪方面的调整,急性肝炎发作多有突然情绪暴躁、易怒、紧张等不良情绪,此时可通过听轻音乐、外出游玩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转移注意力;
4、其他方面:注意定期复查,建议患者3-6个月进行1次肝功能检查和乙肝病毒DNA检查,观察急性肝炎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复发情况。同时需注意自身是否出现相应的伴随症状,如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色加深等,警惕病情是否出现变化,若出现应立即入院治疗。
此外,对于急性症状较严重的患者,还可使用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必要时需警惕肝衰竭的可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