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中,是反映肝功能的指标。丙转氨酶偏高是否为肝病,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仅凭一个指标无法判断。一般丙转氨酶偏高常见于肝病,但也并不一定代表患有肝病。
1、脂肪肝:如果存在脂肪肝,肝细胞中的丙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此时进行肝功能检查,丙转氨酶可以出现轻度升高。如果患者长期进食油腻的食物,同时伴有长期的饮酒史,丙转氨酶呈进行性升高,则提示患有脂肪肝;
2、病毒性肝炎:如果丙转氨酶偏高,同时还存在胆红素升高以及白蛋白下降的情况,此时提示患有病毒性肝炎。在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丙转氨酶可以明显升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进入肝病期;
3、药物性肝损伤: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非诺贝特、辛伐他汀等,丙转氨酶也可以出现轻度升高,如果能够在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则考虑是药物性肝损伤;
4、酒精性肝病: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饮酒,丙转氨酶也可以出现轻度升高。如果能够在肝脏自行修复后,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则考虑是酒精性肝病;
5、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由于免疫细胞对肝细胞的损伤,可以引起丙转氨酶偏高。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肝癌,属于恶性肿瘤,在肝癌早期可能会出现丙转氨酶偏高,随着病情的进展,丙转氨酶呈进行性升高,此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