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和白内障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可以从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方面进行区分.当患者出现眼底出血时,应及时前往医院的眼科就诊,完善眼底检查、眼部CT等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病因:眼底出血多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外伤等因素导致视网膜等眼底组织出血,血液积聚在视网膜下造成视力损害。而白内障多是由于年龄增长、遗传、外伤、辐射等因素,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造成视力下降的情况;
2、临床表现:眼底出血一般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等症状,而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并伴有原发病相关的症状,如糖尿病可表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同时在眼底出血的过程中,由于血压升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视网膜脱落,同时伴有眼部疼痛、异物感、流泪等症状;
3、治疗措施:眼底出血一般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控制,可以遵医嘱使用止血类药物,如氨甲苯酸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等,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同时还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而白内障患者则需要遵医嘱使用谷胱甘肽滴眼液、氨碘肽滴眼液等药物,严重者则需要通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4、其他:眼底出血可能会诱发青光眼,出现眼胀、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而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继发性青光眼,从而引起眼胀、眼痛、畏光等不适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