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低钾血症可能由肾小管酸中毒、利尿剂过量使用、长期禁食、严重腹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肾脏不能有效地将氢离子排出体外,导致体内氢离子潴留,进而抑制肾小球滤过和铵盐分泌,使碳酸酐酶活性降低,影响了肾小管对钠、氯等电解质的重吸收,从而引起低钾血症。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以评估电解质水平,如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则可确诊为低钾血症。
2.利尿剂过量使用
利尿剂通过促进水和电解质的排泄来增加尿液产生,若使用剂量过大,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从而使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促使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该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液的产生。同时,利尿剂也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有助于降低血压,但同时也可能导致钠离子的丢失,进一步加重低钾血症的症状。对于利尿剂引起的低钾血症,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降压药可能是必要的,例如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保钾利尿剂,可以替代噻嗪类利尿剂。
3.长期禁食
长期禁食状态下,机体处于饥饿状态,为了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供应,肌肉组织会分解糖原并转化为葡萄糖供能,这个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肌肉中的肌酸激酶会被激活,它能够催化磷酸肌酸转化为肌酸和ADP,从而提供能量。然而,肌酸激酶的活化也会导致肌酸的消耗增加,进而使得肌酸储备不足,引发低钾血症的发生。针对长期禁食导致的低钾血症,可以通过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或注射含钾的营养液来进行纠正,如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钾元素,有利于补充体内缺失的钾离子。
4.严重腹泻
严重腹泻时,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电解质平衡失调,导致大量钠、钾等电解质随着肠液流失而排出体外,进而引起低钾血症。轻度至中度的低钾血症可通过口服补充电解质制剂来改善,重度低钾血症则需静脉输注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钾注射液。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所引起的高血压综合征,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因此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潴留,钾离子排出增多,进而引起低钾血症。常用药物有阿替洛尔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β受体阻滞剂,其具有负反馈调节醛固酮合成和分泌的作用,故可用于缓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高血压症状,进而减轻低钾血症的情况。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对于存在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电解质检测、肾功能测试以及基因分析等进一步的诊断措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深圳市园岭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海南省国营昆仑农场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本溪市中医院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牡丹江农管局8511农场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