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年龄相关性疾病,人口老龄化水平越高,患病人数越多。无论是骨质疏松还是骨量低下,女性都比男性严重,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俗话说:‘人老矮三分。’其原因是老年人骨骼承重能力变弱,脊椎的支撑能力下降而变弯,于是身高就矮了。因为经常性的椎体压缩,很容易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其罪魁祸首就是骨质疏松。而且,骨质疏松性骨折给老年人带来的除了难以承受的病痛,还有高额的医疗费用,所以爱护妈妈要从预防开始。
对妈妈预防骨质疏松的叮嘱一:预防启动越早越好
骨质疏松是因为老年人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延缓,骨量不断丢失所致。而通过合理治疗,可以延缓骨量丢失,从而预防骨折的发生。只要老年人肯接受正规治疗,就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还能够间接减少骨折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老年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旦发生应尽快就医进行治疗。
对妈妈预防骨质疏松的叮嘱二:补钙和药物双管齐下
骨的形成是“成骨细胞”利用人体内的钙不断累积,以及“破骨细胞”对旧骨破坏维持的动态平衡下形成的。我们在补钙不断生成骨的同时,也要抵制“破骨细胞”快速破坏骨头的作用,才能够保持骨头的健康。所以,除了补钙还需要药物支持,达到抵制“破骨细胞”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
对妈妈预防骨质疏松的叮嘱三:生活习惯加体检
中国健康基金会发出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呼吁:建议民众每天喝一瓶牛奶、晒十分钟太阳、多走20分钟路、不吸烟、不酗酒,中老年人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这样不仅能够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良好预防,还能够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苗头。虽然我们无法阻止岁月的脚步,但可以从关爱母亲的一点一滴做起,在这个“母亲节”,把一次健康体检,比如骨密度检查,作为礼物送给母亲,让骨质疏松症远离我们的母亲。
对妈妈预防骨质疏松的叮嘱四:让母亲勿信谣言
有些妈妈习惯了“以形补形”的说法,认为动物的骨头内含有钙,多吃可以补充自身的钙。但是,从钙的吸收来讲,动物骨头内的钙难溶于水,因此,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骨头汤内溶解了大量脂肪,长期食用对老年人身体或有其他影响。关注妈妈,要帮助她形成正确的预防观念,懂得如何确保自身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预防骨质疏松成为全国热潮,想要预防骨质疏松就得补钙?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本期食话实说,从营养学角度为你分析补钙的那些事。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