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三大保健方法安度严寒

2008-10-15 07:1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祖国医学认为,冬季是自然界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们要注意防寒保暖,敛阴护阳。老年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下降,体温调节功能减退,基础代谢率低,因而防寒能力格外差。所以老年人在冬季更要注意防寒,预防疾病,注意自身调养,根据气候变化来合理养生。

  1。增强抗寒能力。有不少老年人特别怕过冬,这是因为他们对冬季环境及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弱。每逢冬天,一些老年人便将自己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很少外出;即使那些好动的老人每天出来锻炼,也是身穿好几件衣服,还外罩羽绒服,戴着绒帽。这样使老年人不但无法适应寒冷,反而使他们的耐寒能力降低。

  老年人应具备适应寒冷的能力,每天要坚持用凉水洗脸、搓脸并搓洗四肢;平时要穿暖但不要过于太捂;室内要开窗通风,室内温度要恒定、适当,这是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较差,若室温过低,老年人手脚易冻伤,而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又会发生感冒;经常到户外走动,晨练应避免“寒邪”,最好不要早起锻炼,建议每天在9~10点,太阳稍高,气温较暖之时出来运动。如此一来,抗寒能力不但增强,而且还有助于预防如哮喘、关节炎等慢性病

  2。调理冬季饮食。老年人的冬季饮食原则是:辨证用膳,饮食适当,少咸多苦。

  老年人在进行食疗或进补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辨证用膳。一般来讲,平时身体怕冷的老年人宜吃温性和热性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狗肉、大蒜等,不宜吃绿豆、雪梨、冬瓜、荸荠、银耳等寒性或凉性的食物;怕热的老年人则相反。一些老年人脾胃功能减退,难以消化吸收,因此不宜吃肥腻、油炸、质粗坚硬的食物,而应以清淡且富于营养的食物为宜。

  老年人要注意饮食适当,每日三餐吃八分饱即可。平时多注意补充营养,吃一些含优质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豆制品等;限制脂肪,少食动物油,植物油也不宜过多;多食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菜、油菜、苹果、广柑、橙等;多食含有各种微量元素的食物;此外,还要少食糖类,多喝水,最好坚持每天清晨饮一杯水,以预防疾病,对冬季保健也大有陴益。

  3。重视冬令药补。冬季进补的方法有两种:一为食补,二为药补。药补也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辨证施补。

  气虚者即气不足,经常感到走路气短、气急,精神疲乏,四肢无力,容易出虚汗等,可以选服人参、黄芪或人参蜂王浆、人参膏、人参养荣丸等,有条件者,可将西洋参切成小片,放口中细嚼慢咽,能起到补气强壮的作用。

  血虚者即营养不足,表现为面色痿黄、头晕眼花、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可选用当归丸、阿胶、桂圆、大枣、枸杞子之类或中成药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复方阿胶浆等,以达到补血的作用。

  阴虚者即指人体的血、津液、阴精皆不足。表现为身体消瘦、咽干舌红、手脚心发热、面部潮红、头晕耳鸣、虚烦失眠、干渴、盗汗等。可选用百合、麦冬、天冬等或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天王补心丹、养心清肺丸等,以达到滋阴生津的目的。

  阳虚者即人体热量不足,表现为身体怕冷,四肢不温、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阳痿早泄、大便稀薄等。可选用杜仲、鹿茸片等或选用中成药鹿茸精、金匮肾气丸等以温阳壮体,对老年体衰者尤为适用。

(实习编辑:张一鸣)

老人频道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陈淑平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 刘潮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内分泌失调,亚健康状态等疑难杂症。主治高血压、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