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立春养生防寒避风舒肝清热 宜食甜少进酸

2012-02-03 14:11:00中国食品科技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立春是春季的开始。节气谚语云:年前立春过年暖;过年立春二月寒。今年立春正值正月十三(2月4日),对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智慧──春寒料峭不可不防。

  中国古医籍《黄帝经》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意思是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它。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原因是,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全年皆有,但主要以春节为主。特别是早春时候,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还很强,导致了春天风多的天气。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觉得更加寒冷。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的水气,空气湿度极大减少,这会使人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变得干燥,弹性减少,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特别容易导致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流行。

  防寒:仍需穿棉衣物保暖

  从往年的气候变化来看,立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仍较大。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而这时候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上,首先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注意休息和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注意口鼻保健。在起居方面也要顺应自然,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饮食:少吃酸辣食物

  春机盎然之时,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活跃,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给机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春季气候开始转暖,风干物燥,人体发散现象比较明显。因此饮食上应多吃些多汁蔬果,如西红柿、萝卜等,也能为人体补充水分。但也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多食酸收的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冬季的时候,不少市民喜欢吃狗肉羊肉来暖身子,但是立春之后,天气回暖,气候干燥,容易上火,而狗肉羊肉是温热性食物,春季多吃的话很容易与气候“撞车”。中医的解释是,春季阳气初升,天气由寒转暖,万物萌发生机,人体阳气得以升发,肝脏得以疏泄,气血趋向体表,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而人体肠胃经过冬季的长期进补和正月的肥甘美食,积滞较重,因此不宜再吃油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

  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具有辛甘发散的特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