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健是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采用多方法、多途径、多措施、以自我保健为主要方式的保健养生方法。包括:生活方式与习惯、情趣爱好、心理卫生、环境气候、家庭保健、健康查体,以及自我养生等。
l、精神心理的调整
人的精神心理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在精神修养方面强调“恬淡虚无”,即指安闲清静,无贪求杂念。不要有过高的妄想,不应计较得失,要心情开朗、豁达,人们的乐观情绪,来源于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修养。
2、合理的膳食
(1)合理调配:指在数量和质量、荤与素之间的搭配合理,这样才能发挥食物更高的营养价值。“调和五味”、“以五味养五脏”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
(2)烹调有方:合理的烹调可使食物色、香、味俱佳,减少营养物质的破坏。
(3)饮食有节:老年人消化机能减退,饮食要有节度,不能暴饮暴食,否则损伤脾胃功能。
(4)食宜清淡:素食及淡食有益于养生,久食肥甘厚味之人易生湿、生火、生痰,导致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等。
3、体育锻炼
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要遵守科学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4、起居有时,劳逸有度
生活要规律,衣物增减要适应四时的变化,劳逸结合。
5、适宜的性生活
精是中医房室养生学的重要特点,但不要禁欲,适度、愉快的性生活,有益长寿、健康。
6、适应社会、适应环境
社会与环境不因人们生理、心理的变化而改变,要学会适应社会现状、周围环境,遇事冷静,有益健康。
7、更年期如无明显的症状、不适,可不用服药,完全可自然度过。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便秘、口臭、消化不良、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幽门螺旋杆菌、胃胀气、胃酸烧心、十二指肠炎、胃痛胃疼、肠胃炎等胃肠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