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控制: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支点”
中国慢病防控任重道远,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2.3亿人,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是心血管病。2011年10月由世界银行公布的《创建健康和谐生活 遏制中国慢病流行》报告指出,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病负担已占我国总疾病负担的近七成。若不加以有效控制,未来20年我国心梗、中风、糖尿病等疾病负担(生命年损失)将增长近50%!
广州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董凤英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其中胆固醇控制是关键。胆固醇的管理不仅是一个指标,也是带来多种获益的重要“支点”。因为坏胆固醇是导致冠心病、中风等严重问题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的增加77%归因于坏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远远重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BMI(体重指数)等其他多个危险因素。
然而在我国,大众对坏胆固醇的危害认知目前仅仅局限于血脂检验报告单上有没有提示箭头,以为没有箭头就表示胆固醇水平正常;就算略微偏高一点点,也认为不过是血液黏稠了些,饮食清淡一些就好了。这些错误看法,距离《指南》中胆固醇水平分层管理建议相差甚远。
赤橙黄绿:胆固醇水平分层达标
图一:胆固醇分层达标
董凤英教授介绍说,我们通常说的胆固醇也有“好”有“坏”,其中好胆固醇(HDL-C)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坏胆固醇则会带来血管内小米粥一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聚集,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不足,导致冠心病等疾病。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还相当不稳定,一旦破裂就会短时间堵塞血管、导致心梗或中风,对健康危害很大。
坏胆固醇危害大,当然要被有效地控制起来。接诊的易绍东医生指出,不同危险水平患者的胆固醇控制目标范围各不相同。如果仅仅依据日常体检或者普通的血脂检验报告单中是否出现警示性的箭头来判断自己的胆固醇水平是否达标是远远不够的。患者的整体危险性水平越高,其坏胆固醇水平的必须控制得更低。患者的整体危险水平需根据多种危险因素来综合评估,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病史,以及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低高密度胆固醇(LDL-C)水平、肥胖和有血管病家族史等在内的信息都需要考虑。
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上表格中的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分别代表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即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不同危险程度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坏胆固醇控制目标值:
譬如说,对于一个处于“绿色”低危的患者而言,其胆固醇水平控制在4.14mmol/L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一直处于“红色”极高危的患者,其胆固醇水平就必须控制在2.07mmol/L以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