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蛋白粉、蜂胶、降脂茶、减肥产品……市面上各种保健品琳琅满目,每天服用多种保健品的人也不少。服用时不看说明书,不注意服用方法,因长期大量服用保健品导致肝损害的病人在临床并不少见。他提醒大家,用保健品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速效产品”多不正规,易伤肝肾。市面上有些减肥产品、降压和降糖“保健品”宣称“速效”,它们很可能违规添加了西药成分。大家应关注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期通报的违规产品,避免服后出现危险。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因疾病已出现肝损害,服添加西药的违规“保健品”,可能造成药物过量,加重肝脏负担,发生危险。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用保健品,必要时定期查肝功能。某些“速效”减肥产品中含中药成分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如不能掌握剂量,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
服维生素不要贪多。多数人通过正常饮食,身体内的各种营养素并不会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天仍然大量补充维生素,多数不能被有效吸收,同时,它们要经过肝脏代谢分解排出体外,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肝脏的工作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摄入过多不能排出体外时,还可能蓄积在肝脏,长时间积累可能导致肝硬化、肝脾肿大等中毒反应。
肝不好不宜用保健酒“补身”。饮酒本身对肝脏就有一定影响,本身肝功能就不好的人群,更不宜随便喝保健酒“补身”。保健酒中成分复杂,一般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它们进入人体后都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好者长期自行服用,可能带来慢性的肝损害。因此,如果需要服用药酒,应当咨询医生。
肾病患者慎用蛋白粉。出现蛋白尿的肾脏病患者不宜服用蛋白粉,因其中所含有的植物蛋白可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病情加剧。此外,如果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已出现肾脏损害的并发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坚持服药治疗。
侯金林建议大家,如需服用保健品,应注意观察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保健品外包装的左上角没有有天蓝色保健品食品标志(蓝帽子)。慢性疾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保证治疗的前提下,咨询是否能够使用这些保健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运用“扶正去毒,攻补兼施”方案治疗各种肿瘤,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备受患者及家属信赖。 重视“理气、养阴、通瘀”治疗乳腺病、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它妇科杂病等。 善用“中医综合治疗 (内服、针灸、外治、食疗)”的方法诊治各种胃病、急性及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症、肥胖症、心悸、失眠、肺病、心血管病等疑难杂症以及疼痛性疾病。 传承清代名医吴师机中医外治""膏治百病""之法,创立""古方中药穴位贴敷治法”,不仅大大增强治病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快捷。
擅长领域: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肾脏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糖尿病及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胃镜、肠镜诊断技术,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脾胃不和、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化不良、肠胃炎、贲门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胃痛、胃胀、胃酸、便秘、结肠炎、食管炎等胃肠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