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抵抗高温疲劳 喝冷饮不如饮热茶

2013-08-16 00:48:1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想要健康度过夏季,光避“暑”是不够的,还要同时注意避“寒”。有意识地去吃一些温暖的东西对于健康度夏非常有必要哦!日本经济新闻撰稿告诉你健康度过高温天的妙招!

  尽管已经入秋,但这个夏季,因为过分炎热导致疾病发生或身体状况失调的人不在少数,而因过分贪凉而导致不适的也大有人在在。想想之后还有很长的三伏天及“秋老虎”的日子要度过,想要保持健康,光避“暑”是不够的,还要同时注意避“寒”。有意识地去吃一些温暖的东西非常有必要哦!日本经济新闻撰稿告诉你健康度过高温天的妙招!

  度过三伏高温天,中医古方有奇效

  实际上,高温疲劳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在西医中并没有明确的病名,但日本北里大学中医综合研究所花轮寿彦所长指出,在中医中,这种独出现在夏季高温天气的症状被称为“注夏病”,被定义为一种疾病。

抵抗高温疲劳 喝冷饮不如饮热茶

  在中国13世纪的医术中,作为治疗注夏病最有代表的方子莫过于“清暑益气汤”,这个方子如今仍在广泛被使用。使用对象为出现手足无力、体温偏高、胸闷气短、小便偏少、轻微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患者。花轮所长表示:“这个方子同时具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因此一般常会出现高温疲劳症状的人可以从入夏开始一直用方子到9月。”除此之外,使用中医针灸的方法也能够良好缓解症状。

  高温天要健康,注意膳食要均衡

  炎热的夏季想要降低体温,吃点西瓜黄瓜茄子等应季的蔬菜水果是最好的,同时,有意识地吃一些温暖的食物也是有好处的。花轮所在表示他每天都会吃至少一次温暖的料理,“喝温暖的大麦茶或是枇杷茶能够有效温暖肠胃,以热攻热更能有效降低体温。”

  在营养方面也需要注意。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营养护理与管理研究室的高田和子室长指出,“夏末秋初天气依旧炎热,如果一味贪凉,只吃冷食,很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均,应当尤其注意膳食平衡。”如果光吃冷面一类的面食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如果外出吃快餐或是吃点心,很容易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而如果在饭前喝太多的冰果汁或者吃太多的冰淇淋则有可能导致血糖值急速上升,导致食欲下降。

  想要预防中暑补水很重要,尤其是在睡眠过程中人会大量失水,因此早上起来应当特别注意多喝一些水。

  别在空调房呆太久,规律生活要保持

  高温天气离不开空调,但如果在空调房里呆久了,出现各种空调病的几率也会大大上升,尤其是频繁进出于温差较大的室内和室外,还可能导致自律神经的紊乱,进而造成“室内中暑”。

  自律神经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础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因此,按时吃三餐、保证足够的睡眠、坚持适量的运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多运动、多休息非常重要,规律生活在夏季非常容易被打乱,因此保持规律生活的意识很重要。”东京临海医院副院长松本孝夫指出。

  适度的运动能够对自律神经有调节作用,还能够促进食欲。在温度较凉爽的早晚做一些轻度运动如散步,炎热天气中也要充分注意预防运动中暑。

  在睡眠的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空调,因为在低温环境中睡眠反而会导致疲劳残留。如果天气热得睡不着,可以提前用空调将房间的温度降下来,或者是使用定时器在入睡后不久将空调关掉。空调的温度一般设定在26-28度为好,最好不要太低,更不要让空调风对着身体直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损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疾病科普推荐健康贴士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 卢宏昌主任医师江西省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各种儿童皮肤病 | 尤其对白癜风 | 儿童 | 青少年白癜风诊疗 | 对色素性皮肤病 | 疑难型白癜风等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 反复发作型等疑难性白癜风的治疗拥有较高的治愈率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