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在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脾胃不和不仅容易引发各种肠胃不适,长期以往更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损害人体健康。治疗脾胃不和首先要分清类型,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脾胃与人体消化吸收密切相关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脾乃人体“气血生发之源”,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要依靠脾脏生发之“气血”,脾的健康状况与人体免疫力息息相关。
人体所摄入的食物不仅帮助我们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及吸收的情况也在影响着人体的健康。食物能够顺利被人体消化吸收,能够满足人体的正常营养需求,相反,如果人体在消化及吸收食物的环节中出现问题,则容易引起健康隐患。
脾胃共同主持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医学认为,虽然两者均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但其实这两个器官所起到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别。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胃主受纳,而脾主运化;胃气主降,能够使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则主升,使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此外,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之间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不难看出,在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脾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运行平稳,则人体能够顺利完成食物消化吸收中的重要环节,反之,如果两者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失调,则容易出现脾胃不和。
食欲减退、慢性胃肠炎等均与脾胃不和相关
脾胃之间的对立统一一旦失调,不仅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及吸收,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脾胃不和。《明医指掌》曾记载,“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这也基本概括了脾胃不和的基本症状。
临床中,脾胃不和的症状十分多样,包括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及胃脘痛、呕吐等,除此之外,西医中常见的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肝炎等疾病,都与脾胃不和有关。
从临床表现来看,脾胃不和的症状比较多样,由于脾胃受纳、运化的功能失常,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的症状往往会同时出现,二者功能失调导致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容易出现腹泻、小腹胀坠等症状。
科学饮食可防脾胃不和
之所以出现脾胃不和,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及习惯是重要原因,因此,要预防脾胃不和,应养成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注重饮食结构、适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尽量增加食物种类,避免单调饮食,同时尽量避免大量摄入生冷食物。
其次,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是预防脾胃不和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不少疾病的产生都与人们忧思过度有关,因此,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生活态度乐观,避免精神刺激及心情的大起大落。
另外,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由于脾胃不和所导致的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容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在出现脾胃不和的症状后,人们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人参健脾丸对于缓解脾胃不和具有明显的功效。
健康提醒
用药应区分脾胃虚弱、虚寒、湿热
如果出现了前面提到的脾胃不和的症状,可以选择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对症下药是用药的基本原则,因此,消费者平时在自行购买一些非处方药时,也要首先学会区分疾病的具体症状,做到对症下药。
脾胃虚弱与脾胃不和有相似症状,但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脾胃虚弱本身也有不同类型之分,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胃虚弱又有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及胃阴虚之别,病人不同,在表现症状方面也有所区别。以症状为例,胃胀、食少及饭后胀满可能与胃气虚有关,脾胃气虚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及香砂养胃丸。
腹胀、脘腹痛等症状则与脾胃虚寒有关,往往是由于饮食不规律、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及劳累过度等引起的。与前面两种症状不同,胃脘疼痛、饥而不欲食等症状则与脾胃湿热有关。因此,不少疾病的临床症状类似,往往只存在细微差别,消费者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症状之间的细微差别,做到对症下药。
食疗
可适量饮用绿豆粥、猪肝汤等
对于疾病,如果症状并不十分严重,尤其是在疾病早期,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注重规律、科学饮食等,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出现脾胃不和症状时,除了合理用药外,食疗也是不错的选择。
绿豆粥可以和脾胃,祛内热,对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及消化功能差等均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每天早晚将其作为正餐食用。对于肠胃不和引起的嗳气泛酸、不欲饮食、眩晕等病症,可以选用猪肝汤,同时加入适量芫荽,可以起到开胃醒脾、和中理气的功效,促进食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