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悄悄到来、天气转暖,感冒也“来势汹汹”。预防应“扶正”,不能“损阳”。
祛风化湿方:藿香10克、厚朴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北杏仁10克、炒苡仁30克、白蔻仁10克、紫苏叶15、北芪30克。煎服,为4~5人用量。适用于预防暑湿引起的感冒,即身处高热、湿气重的环境中,初起以发热较高、头痛身重、口渴等。藿香、紫苏叶芳化宣透以疏表祛暑;白蔻仁、厚朴芳香化湿;半夏燥湿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不为湿邪所困。杏仁开泄肺气于上,提壶揭盖,使肺气宣降,水道自调;茯苓、炒苡仁可健脾利湿于下。
健脾祛湿方:党参2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6克、北杏仁10克、紫苏叶15克,煎服。适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腹胀胸闷、大便溏薄等的人。其中党参甘温,扶脾养胃、补中益气;白术苦温,健脾燥湿、扶助运化;茯苓甘淡,合白术以健脾渗湿。紫苏叶芳化宣透以疏表湿、杏仁开泄肺气。
姜丝葱白茶:生姜切丝,大枣去核,加葱白共装入茶杯中,加适量糖,用开水浸泡,趁热饮用。可发散风寒、健脾和胃、预防流感。
另外,已得流感,但症状不重者,可选下面处方。
柴葛汤:柴胡15克、葛根30克、羌活1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白芷10克、石膏45克、甘草6克。成人三碗水煮成一碗水,温服,儿童减半。适于流感引起的发热、身痛、眼眶痛、舌苔薄。
香薷饮:香薷15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扁豆花10克、厚朴花10克、黄芩10克、滑石15克、青藁10、甘草6克。成人三碗水煮成一碗水,温服,儿童减半。适于流感引起的发热,舌苔黄厚。
还需提醒的是,中药需根据个人体质辨证使用,服药前最好咨询医生和药师。
推荐阅读:夏季防中暑的饮食妙方有哪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治疗各种儿童皮肤病 | 尤其对白癜风 | 儿童 | 青少年白癜风诊疗 | 对色素性皮肤病 | 疑难型白癜风等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 反复发作型等疑难性白癜风的治疗拥有较高的治愈率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