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近视手术要不要做?看完这篇文章再决定

2018-02-02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2月14日,台湾《联合晚报》报道,第一个将激光近视矫正手术(LASIK)引入台湾的眼科权威蔡瑞芳宣布,为了对患者和自己的医德负责,今后将不再动这种手术。这则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台湾眼科学界,也在大陆引发巨大争议。消息传出后,台湾多名著名眼科医生出来反驳,蔡瑞芳自己也随后澄清,说LASIK手术安全性毋庸置疑。

  作为台湾最早引进这项手术的专家,蔡瑞芳表示,LASIK虽说是划时代的医学创举,但临床上的确有患者术后出现了眩光、夜间视力减退及眼睛干涩症候群等并发症。他最近就接到十几例个案,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视力在短时间内明显减弱,怀疑与角膜瓣无法闭合,长期发炎有关。因此他决定停做这种手术,不让伤害扩大。

  根据台湾眼科医学会统计,台湾地区目前约有100多家医疗院所进行这种手术。从1993年至今,接受手术的患者超过数十万人。而第一个将这种手术引入台湾的权威竟然决定“封刀”,引发强烈反应。

  台湾眼科界的另一位权威、台湾眼科医学会激光视力矫正委员、当年代表台湾眼科界参与与医疗主管部门就放开激光近视手术市场谈判的眼科专家郑英明直言,蔡瑞芳更应说明“自己用的是哪种仪器”。因为激光近视手术的技术是最简单的,也非常安全,但手术有无并发症,约95%与激光仪器有直接关联。

  台湾地区卫生主管部门也表示,除非海内外有研究证明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对人体有害,否则卫生主管部门不会就单一医师的个人意见贸然改变政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没有禁止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规定。

  争议持续发酵。2月14日晚间,蔡瑞芳最新解释说,不继续做LASIK手术并不是认为它有潜在危险或问题,而是有其他考虑。他认为LASIK还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近视手术,成功率达99%,但视力是人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不容手术有闪失,因此比做手术更重要的,就是先找出不适宜做手术的患者,以避免并发症出现。

  台湾眼科专家“封刀”的新闻在大陆也引发极大关注与争论。据福州一家眼科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50万近视人群接受近视眼手术,这是否意味着多年后这些人也可能面临并发症的痛苦?为此,《生命时报》记者及时采访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教授、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医师褚仁远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治中心主任黄一飞,对种种关于近视眼手术的疑惑进行详细解答。

  ●近视眼手术目前有几种方式?

  答:目前,主要有两种近视治疗手术:一种是准分子激光手术;另一种是后房型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屈光晶体手术。业内称屈光晶体手术为“加法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称为“减法手术”。屈光晶体手术是指在眼内加入人工晶体,将晶体安放在人眼晶体前安全区,从而达到矫正视力效果的手术。而准分子激光是通过对角膜瓣下基质层进行屈光性切削,降低瞳孔区的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近视眼手术成功率多高?

  答:近视眼手术是否成功,不但要看视力恢复得好不好,还要看视觉质量,包括看远近、白昼视觉是否舒服,双眼是否平衡,立体感如何等。现在近视眼手术能根据病人眼睛的具体情况做个性化切削,所以,总满意度已达到97%—98%。

  ●影响手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最让专业人士担忧的是,准分子激光手术各地开花,哪里都能做,对于设备、手术人员的监管却非常薄弱。如最基本的验光,很多地方没有专业验光师,验不准,机器得到的信息也不准,手术问题可想而知。此外,刀片不按要求更新。上海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每年都对此类手术的设备进行跟踪监测,对于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疗机构一把刀做几个甚至十几个患者的情况,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也加强了对手术用刀片的检查,比如2010年检查发现个别医院一个刀片用2—3个病人,2011年所有上海医疗机构都能严格执行一把刀只能对一位病人进行操作的规定。

  ●手术后是否会出现并发症?

  答:并发症主要是指由手术直接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手术后引发的炎症、术后出现雾状浑浊、手术后造成圆锥角膜,甚至失明。但这些情况目前都只占极少部分。

  ●手术后是否就不会再近视?

  答:现阶段对近视眼的所有手术治疗方法都属于“对症”治疗,而不是“对因”治疗,如准分子激光术只能“矫正视力”,而不能“根治”近视。对于高度近视者来说,近视有反复的可能。而且在术后,不注意用眼习惯和用眼卫生,同样会出现视力再度下降的状况。如果视力再度下降,以现在的技术是可以再做第二次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也可以再戴隐形眼镜。在美国,就有10%的术后患者佩戴隐形眼镜。

  ●什么人都适宜做手术吗?

  答:准分子激光手术并不是谁都能做的。患者角膜必须保留足够的厚度和力学强度,才能保证术后不会发生问题。如果近视度数大或角膜薄,无法在术后保留足够的角膜结构稳定性能,就不应该施行手术。此外,以下患者也不宜做:如年龄在18岁以下的近视眼患者(因其眼屈光系统未发育定型);近视度数不稳定,近年仍有逐年加深超过50度者;眼部有活动性病变(如炎症、青光眼、严重干眼症等)者;角膜中央厚度小于480微米者;有其他严重眼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瘢痕体质及严重糖尿病的患者;近视度数在1250度以上者尤其不适合做。

  ●手术前应注意什么?

  答:手术前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准备,保持眼睛最好的状态,不要熬夜、放松心情,提前两周停止佩戴隐形眼镜,并要求术前三天点抗生素眼药水。因为正常人结膜囊也有许多细菌等微生物,术前用药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有的病人来了就要做手术,我们只能请他一天多次点抗生素眼药水,但并不提倡这样。

  ●手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答:手术后并非万事大吉。1.护眼:术后第一周是关键时期,避免揉眼及眼部进水,一周内最好到理发店干洗头发;2.点药:按医生的要求点药,术后用药不当也会影响手术效果;3.复查:确保遵医嘱复诊,尤其要定期复查眼压,避免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生;4.用眼:伤口愈合需要一个过程,术后会有一段恢复期,所以一周之内应注意休息。一个月之内最好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眼;5.驾车:一个月内尽量减少夜间驾车,白天驾车也应注意;6.运动: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活动时将汗水流入眼中。避免可能会造成对头部和眼部撞击的运动项目,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因其本身的眼底状态欠佳,更应注意保护。术后40天内禁止游泳;7.化妆:术后三日内最好不要化妆,以免碰及眼部。两周内最好不要画眼线及涂睫毛膏。

  ●术后需长期面对电脑,会不会影响术后效果?

  答:接受准分子手术的患者大多在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相对稳定,术后面对电脑、电视,一般不会影响手术效果,但也要适当休息,不要过度疲劳。多吃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橘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菜、粮食、鱼和鸡蛋。此外,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褚仁远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视光学与斜弱视学科

终身教授,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为眼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繁重的医教研工作中,除眼科临床的疑难杂诊治外,重点在于眼视光学领域的建设工作,是我国隐形眼镜和屈光手术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医学验光医学配镜的创始者之一,承担国家、部市级多方面研究课题并取得多项成果奖励,培养了博士与硕士近30名。擅长近视眼的诊断与治疗、眼科激光治疗、眼遗传病诊治,曾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医学专家称号。医疗专长:屈光不正,尤其是近视眼的防治、医学验光和医学配镜。隐形眼镜验配,近视眼的手术治疗,包括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眼的实施,激光PRK、Lasik和Lasek治疗近视眼,斜弱视防治,视力疲劳(VDT)及眼遗传病的诊治。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