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5招防个人信息被盗

2018-02-23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据统计,每年超过1100万美国人的个人信息被盗用,在我国,类似的案例也时有发生。盗用者利用他人的名字、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码等个人信息,办理新的信用卡随意消费、诈骗犯罪等。美国个人理财网站“账单”首席执行官安德鲁·休塞最新指出,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防止身份被盗。

   每两个月改一次密码。“身份窃贼”并非总是陌生人。大约有13%的个人信息盗用是因为家庭成员、朋友或熟人不小心泄露或偷用。为安全起见,最好将含有个人身份信息的重要文件锁起来。电脑、手机及银行卡密码最好设为字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密码,并且每隔2—3个月更换一次密码。身份盗窃的另一途径是盗窃邮件。涉及信用卡及个人敏感信息的邮件最好不要存在公共邮箱。

   每周查一次银行账户。银行及信用卡公司会定期给用户寄送消费记录单。因此,最好仔细核对详细的账单信息,尤其要留意一些陌生的账号。此外,至少每周检查一次银行及信用卡账户,密切关注大宗消费、异常消费以及在某一个商家重复多次消费等反常消费的通知。

   开通账户变更短信提示。银行都会有这类服务,开通后,只要你的银行账户金额有变动,银行便会随时发送短信通知你。若发现异常,可以立即通知银行,必要时可暂时冻结账户。

   不在社交网站透露个人信息。除了自己的姓名、生日、身份证号码外,家人的姓名、生日,自己的昵称,宠物名等都可能成为不法分子“顺藤摸瓜”找到你个人信息的线索,因此,不要随意在网上透露这些信息。

   粉碎含有个人信息的文件。收据、刷卡凭证、银行对账单、快递单据等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千万不要随意丢进垃圾桶,务必用碎纸机彻底粉碎,或用剪刀将其剪成碎纸屑。此外,申请信用卡、网络账号等的邮件也应彻底删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