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埋首在计算机前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时间近距离地使用计算机或看电视,容易导致屈光不正、眼睛疲劳、近视度数增加及散光加重。中医认为,眼与全身脏腑和经络的联系密切,古代医学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了许多简便而有效的养睛明目的方法,现推荐几种:
一、药养:
对于眼睛疲劳、近视等症状,中医多以定志丸及杞菊地黄丸来治疗。定志丸适合看近很清楚、看远则模糊,且伴有心悸、胸闷、易疲劳的人;杞菊地黄丸则适合近视且眼前有黑影、飞蚊症,伴有耳鸣、头晕、夜间多梦、易腰酸者服用。若是眼前常有黑影,可酌加丹参、郁金以活血化瘀。
二、食养:
多吃对视力有益的桂圆肉、山药、胡萝卜、菠菜、番薯、芋头、玉米、动物肝脏、牛肉、桑椹、红枣等食物,或者以红枣、人参、枸杞、菊花、罗汉果泡茶饮用,也可护眼。一般以为罗汉果适合声音沙哑、咽喉不适者,其实罗汉果对火气大而眼睛又不好的患者疗效也很显著。
三、水养:
眼睛喜凉怕热,遇到心火、肝火过盛,就会长眼垢、发干、红肿、充血,经常用流动的凉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保护视力,增强眼睛对疾病的抵抗力。尤其对常患眼红、发干、视物不清等病的人,好处更为明显。茶水熏眼对保护眼睛、恢复视力也有较大的帮助。熏眼时用手捂住杯口,以防热气过快散失,如果茶水过热无法忍受可稍微放凉一些,但熏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在10分钟左右,并要坚持做,每天至少熏一次。
四、动养:
让眼球运动,使之得以锻炼。做法是:两脚分开与肩宽,挺胸站立,头稍仰。瞪大双眼,尽量使眼球不停转动(头不动),先从右向左转10次,再从左向右转10次。休息10分钟之后再重复上述运动,如此3遍。此法于早晨在花园内进行最好,能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另外,有规律地运转眼球和平视远处的山峰、楼顶、塔尖、河流等景物,也可调节眼肌和晶状体,减轻眼睛的疲劳,改善视力。
五、按摩:
以下按摩诸法可以单独做,也可选择一、两种共做,贵在持之以恒,日久定见成效。
1.熨目法。
黎明起床,先将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以手掌熨贴双眼,反复3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
2.吐气法。
腰背挺直坐位,以鼻子徐徐吸气,待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用手捏住鼻孔,紧闭双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气。
3.折指法。
是指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扳的屈伸运动。每遍进行30~50次,并在小指外侧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100次。此法坐、立、卧皆可做,每天坚持早晚各做1遍,不仅能养脑明目,对有白内障和其它眼病者也有一定疗效。
4.抓筋法。
身体取卧法,先缓缓吸气3次,而后用双手抓两侧颈筋5下(胸锁乳突肌部位),连续抓10~15次。此法有清心明目功效。
(实习编辑:叶洁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段丽平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擅长领域: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及急重症胰腺炎疾病方面的诊断及治疗。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