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老人健康当防倒春寒

2010-07-02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科学研究表明,气候突然变冷或在倒春寒期间,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发病率会明显增高。

  科学研究表明,气候突然变冷或在倒春寒期间,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发病率会明显增高。

  春季是从冬到夏的过渡季节,控制我国大陆的高压,此时逐渐被低压所替代,在这种天气形势下,高压区的夏季风,慢慢由海洋向陆地推进,冬季风也不甘示弱,冷暖二气团互相控制,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多变。

  有时前一天还是旭日东升,春风送暖,阳光暴晒,气温骤升,往往第二天就可能冷空气突然南下,使人又像回到了冬天似的,感到寒冷,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下雨下雪。对春季这样的气候,人们称为“倒春寒”。

  科学研究表明,气候突然变冷或在倒春寒期间,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发病率会明显增高。另外,消化性溃疡、慢性腰腿痛等慢性病,也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导致旧病复发和病情加重。故“倒春寒”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老年人要注意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倒春寒”引发的病症:

  一是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口与鼻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特别敏感。室温控制在16℃~20℃比较合适,必要时家中可采用电暖气等设备取暖。睡眠时被子应盖得稍厚一点,以不出汗为宜。

  二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春季正是万物萌芽,草长花开的好时光,也是开展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要早睡早起、广步于庭,或郊游览胜、登高踏青、练拳做操,或散步慢跑、踢毽子、放风筝等,这些活动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三是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紧张。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还可养花、种草、养鱼。门窗要常开,使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新鲜,这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四是饮食方面应注意多饮茶,多喝汤、食用菌汤,多吃菇类、黑木耳等。因为茶叶中的茶色素可有效对抗纤维蛋白原的凝集,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集聚;黑木耳中的某些成分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液凝固。这些都有利于机体对抗“倒春寒”的袭击。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李昊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

    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 王晓岚主治医师昆明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于肛肠科常见病的辨证施治,并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肛肠科常见、疑难疾病,如:各种类型的环状混合痔;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低位肛周脓肿及复杂性多间隙脓肿;肛裂;直肠息肉;直肠、肛管狭窄;肛窦炎;藏毛窦;化脓性汗腺炎;坏死性筋膜炎;炎症性肠病;出口梗阻综合症等,手术效果显著,后遗症及并发症少,以出色精湛的手术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赞扬。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