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秋天是哮喘的高发季节。众所周知,诱发和加重哮喘的原因除了温差变化大、尘土飞扬极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外,还与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比如秋季季节性的花草树木的花粉、花絮,以及某些动植物蛋白如蚕蛹、虾、蟹等致敏原的摄入。但许浦生提醒,哮喘患者未必就是有过敏体质的人,有家族史、心情紧张和运动也可能导致哮喘的发生,大家不要陷入“哮喘就是过敏反应”这样一个误区。
当发生气促、气喘、呼吸困难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这是哮喘,从而及时就医和用药,但问题是,越来越多哮喘患者属于不典型哮喘,哮喘症状并不典型,如果患者不引起警惕,很可能从哮喘的“前期症状”转变为真正的哮喘。以下这些不典型哮喘症状值得留意———1、咳嗽变异型哮喘,表现为单纯的咳嗽,以干咳为主,偶尔有点痰,但反反复复,用常规咳嗽治疗效果不好。一定要做肺功能+激发试验才能最终诊断。
2、哮喘表现为以胸闷为主的临床症状,患者无咳嗽、无气促,心血管和上消化道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也查不到常规的呼吸道疾病。
3、还有些老人本身是慢阻肺(COPD)患者,出现气促、气喘以为是慢阻肺所致,实际可能经常合并有哮喘,也要引起注意。
专家认为,一旦发展为哮喘,病人必须坚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即使平时没有喘的表现,也不代表可以停药,因为哮喘是缓慢发展的,停药可能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面临生命危险。”病人也必须丰富这方面的知识,购买相应的书籍,或咨询医生。
预防哮喘的发生,首先要去除诱发因素,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其他特异性刺激等诱发因素,患者可根据自己发病的规律约提前15周进行减敏疗法。哮喘缓解期患者可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健走、太极拳,但要避免在灰霾天气锻炼,以免吸入有害气体。适当的耐寒锻炼既能调整紧张情绪,又能预防感冒,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减少哮喘的发作有较大帮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运用“扶正去毒,攻补兼施”方案治疗各种肿瘤,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备受患者及家属信赖。 重视“理气、养阴、通瘀”治疗乳腺病、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它妇科杂病等。 善用“中医综合治疗 (内服、针灸、外治、食疗)”的方法诊治各种胃病、急性及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症、肥胖症、心悸、失眠、肺病、心血管病等疑难杂症以及疼痛性疾病。 传承清代名医吴师机中医外治""膏治百病""之法,创立""古方中药穴位贴敷治法”,不仅大大增强治病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快捷。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