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说到这样一句话,“气得两眼发黑”。难道脾气秉性也跟五官健康有关?没错,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官与五脏关系密切,发脾气容易导致一些五官疾病,尤其对耳朵和眼睛,伤害极大。
五脏于内,五官于外,在中医看来两者是互相关联的。五官的养生,不仅仅关系到我们的口、耳、眼、鼻、舌的形象,更关系到整个身体的健康与协调。《黄帝内经》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科陈建国教授解释,目为肝之官,耳为肾之官,即常说的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又有“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肾和则耳能闻五音”之说,这都说明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正常,才能耳聪目明。尤其是老年人,肾气渐衰,易于烦躁,如果平时脾气不好,暴怒伤肝,就会影响耳目,导致视物模糊,眼疼眼胀或耳聋、耳鸣等许多病症。
因此,脾气较大的人生活中应注意戒除焦躁,培养平和的心情。虽说脾气秉性改变起来很难,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确实可以培养心智,塑造心境。动不动就发火的人,可以周末多钓鱼,平时多练习书法,培养耐心;想发火的时候,做深呼吸,闭目凝神几分钟,也会起到平息火气的效果。
另外,脾气较大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五官养生。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非礼勿听,养耳。养目要坚持做眼保健操,调理鼻腔可揉印堂穴;护耳,两手搓热,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拇指位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36次。
(实习编辑:黄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复杂性肛瘘、顽固性便秘、直肠息肉、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门湿疹、直肠脱垂、结肠易激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肛门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等肛肠疾病,特别是对疑难肛肠疾病有着独特治疗方案。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