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保健 > 养生 > 家居 > 正文

药枕很保健 但购买需谨慎

2011-07-11 10:11:00爱美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头颈处经脉网罗密布,穴位庞杂。久卧药枕,利用睡眠时头部的温度,促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发出来,缓慢持久地刺激经穴,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国古代佛家和道家都有卧药枕的传统。唐代义净和尚介绍过僧侣常用的药枕——枕囊。这是一种用帛或布缝制的直袋,内填毛麻、棉絮、软叶、干苔、决明子、麻豆等物。卧枕囊不仅柔软舒适,又可收到明目之功效。

  道家使用的药枕别具一格。据记载,古代道家使用的药枕有磁石枕及柏木枕两种。磁石枕是将磁石镶嵌在木枕上制成的,常枕可以明目益睛。柏木枕用柏木板制成,四壁留有120个小孔,内装当归、川芎、防风、白芷、丹皮、菊等32味药物,外套布套,药味缓慢出。据说,枕过100天便会面有光泽;枕过一年,体中风疾会自然痊愈。

  药枕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史载,唐代流卧“枕帏”的风俗。枕帏是将香花缝入布囊中的枕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在诗中写道:“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元代文学家马祖常也赞美道:“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以菊花晒干作枕芯称为“菊枕”,为民间常用药枕之一。宋代陈元靓说:“(民间)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头。大多能去头风,明目。”清代慈禧太每到秋菊怒放,总要命人摘取大朵菊花,撕出花瓣晒干揉碎,填进布袋充作枕芯。古人喜用菊枕,取其清热疏风、益肝明目、抗感染等特性,通过所含微量龙脑、樟脑、菊油环酮挥发“药气”,刺激头颈皮肤,起到“通关窍,利滞气”作用,促进神经、肌肉与关节功能协调,收到解痛祛病效果。民间作菊枕时,通常还加入少量川芎、丹皮、白芷等。这三味中药活血行气、清热凉血燥湿止痛、祛风解表、活血散瘀的功效。它们与菊花配伍,有加强药力之作用。

  菊枕还可治头晕眼花,夜晚催人酣睡,翌晨起床神清目明。故民谚有云:“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但是,药枕虽然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我们在购买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清新一些不知名网站以及一些促销人员的“好话”,不然的话,可是会枕出大病的哦。

  最近,国内有一些商场、网站销售“保健药枕”,声称长期使用可防止亚健康状态、益智安神、促进性功能和治疗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神经衰竭、颈椎骨质增生、内分泌失调等)。其实,是否具有上述防病治病作用,还没有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验证。笔者根据临床所见,收搜并整理了几个使用“保健药枕”致病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盲目使用“保健药枕”导致精神忧郁加重

  朱女士因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生活节奏被打乱,患上精神忧郁症,自服谷维素等药未见效。不久前她逛商场发现有“保健药枕”出售,花了400元购买一只。谁知连用3个月症状未见好转反而加重,之后她去医院经老中医诊治,症状好转。

  提示:促销人员声称可“减轻心理压力”的“保健药枕”其实就是在枕内添加一些宁心安神中草药制成。该类中草药经中医辨证施治后煎服确有疗效。但放进枕头里是否有效就不得而知了。到目前为止,要想真正治愈精神心理疾病,除了要去除致病因素外,还需经精神或心理专科医生确诊后给予综合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来询者中心疗法以及催眠疗法、认知疗法和集体心理疗法等;必要时还需借助药物治疗。仅寄希望于“保健药枕”不但于事补,反而耽误病情。

  盲目使用“保健药枕”导致过敏性皮炎

  曾女士人到中年,脸上出现黄褐斑,为此她深感烦恼,用了很多护肤品不见效。不久前她从某网站得知“保健药枕”可治黄褐斑等内分泌性疾病,于是急向网站汇去1000多元购买。使用不到1个月,脸上黄褐斑不但没有减少,且出现瘙痒脱皮和红、肿、热、痛症状。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诊断为“保健药枕”所致的过敏性皮炎,经停用该枕和抗过敏治疗好转。

  提示:黄褐斑、青春痘以及色素沉着等均为内分泌失调所致,为暂时性自限性皮肤病,患者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平时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适当调整食,适当使用护肤品即可渐渐消失;必要时可到医院皮肤科或内分泌科请医生给予对症治疗。使用“保健药枕”不但事倍功半,且可因枕内药物刺激局部皮肤,诱发过敏性皮炎,使脸上“雪上加霜”。此外,中草药微粒还可透过枕套,通过脸部毛孔、汗腺、黏膜和口腔黏膜吸入体内,引起全身过敏反应如急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甚至过敏性休克等,故应慎用。

(责任编辑:徐晓宇 实习编辑:蓝玮)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