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药材别超半小时。在煎煮前浸泡药材有利于其有效成分溶出,药效更佳。“但要注意,不同类药材浸泡时间不同。”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钟燕珠副主任中药师指出,红花、鱼腥草等花草类药材,浸泡15—20分钟即可。浙贝母、淮山药等根茎类药材,因富含淀粉,需稍微久一些。但一副药里通常是含多种中药,因此要采取“折中”原则。即先大致分类,兼顾大多数药材的特性即可。另外,不同季节药材浸泡时间也不同,比如,春秋季一般泡30—60分钟,冬天不超过60分钟即可,而在炎热的夏季,药材浸泡过久容易变质,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
存药最多一个月。在潮湿闷热的环境里,药材容易受潮、生虫。钟燕珠提醒,小包药材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即可,而新鲜植物药材和动物类药材要单独包好放入冰箱冷藏。蛤士蟆油即广东人俗称的“雪蛤膏”在夏季室温中可能变质,需放入冰冻室保存。人参等可以用宣纸包好后放米缸内保存。总的来说,夏季保存药材别超过一个月。
冷藏中药要“热透”。加热时,应把药液放入蒸锅、电饭煲隔水蒸,而不是用微波炉加热。袋装中药从冰箱里拿出后,可放在一个稍大些的容器里加500毫升左右开水浸泡5分钟,再换一次水,使药液“热透”。
(责任编辑:徐晓宇 实习编辑:蓝玮)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