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狂”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想必都并不陌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物狂”的队伍日益壮大。血拼就一定是购物狂吗?恐怕未必,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随着生活品质提高,一批“购物狂”悄然产生,他们的信用卡经常被刷爆,橱柜里堆积着没有拆封的“战利品”,购物后的第一反应不是享受而是继续搜寻下一个购买目标……血拼狂买就一定是购物狂吗?
购物狂与过度消费有区别
当今时下最流行的就是团购,看似很便宜的商品和诱人的宣传,将许多人拉入了不理性消费的行列。每天上网第一时间就是先去团购导航看看,碰到喜欢的火速抢购下来,当时觉得特别划算,可是事后不是没有时间去,就是发现自己不需要了,于是常常浪费了,加上网购的一些费用,常常超出了自己当月的预算。
专家介绍说:“当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是进入一种购物上瘾、强迫自己消费的状态时,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过度消费了,而是一种病态购物症,在国外被广泛定义为‘强迫性购物行为’。从心理学上来说,属于强迫症的一种,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引和治疗。
现代生活方式与压力的产物
购物狂分为缺乏自制力的冲动消费型、由嗜好变成沉溺上瘾的过度消费型、“耳根软”的被动消费型、减低空虚感觉的逃避消费型、只爱名店的崇尚名牌型、因贪便宜而大量购买的疯狂讲价型等六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购物狂产生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源相似。
购物狂的成因有三点:首先它是生活压力大的人群的一种发泄方式。当部分人群在工作中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而无处宣泄时,从大量的刷卡和购物中获得快感成为他们发泄的渠道之一,因此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患上病态购物症,因为他们很少向人倾诉,无法融入团体,只能选择这种方式减压。其次,这是当今时代下一种过激的从众行为。购物狂常常盲目的跟风,看到别人买什么就想自己立刻也拥有,导致经常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一部分购物狂的产生与网瘾有关。有的购物狂沉溺于网络购物,琳琅满目的商品被商家制作成精美的图片展示,轻松点击即可送货上门,刺激了他们的过度消费。这种瘾建立在网瘾上,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此外,快节奏的生活和层出不穷的购物方式,使得近年来中国患有病态购物症人群越来越多,他们在购物中释放压力、寻找快感、获得满足,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和疏导治疗。
治愈购物狂有方法
减轻压力是购物狂所需要进行的第一步,只有认识了压力的来源,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增进与周围朋友的沟通,及时地排解焦虑和困惑,这样购物狂独自在商场血拼的机会将减少。
专家说,基于行为主义的方法是一种不错的途径。通过给购物狂制定购物计划,尽量少带钱出门。并且对于较严重的人群建议与心理咨询师多沟通,可以和咨询师之间制定一个协议,完成一个阶段的协议再去制定下一个协议。购物者还可以选择结伴出行的方式,让身边的人督促自己合理消费。
此外,也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即改变看问题的方式。通过改变购物狂“购物可以宣泄心中的压力、带来所需要的荣耀、满足内心的欲望”这样的想法,合理转变购物狂的思维。在国外有一种方式是互助会,一群有着共同问题的人每周定时聚在一起,倾诉心中的困惑,互相帮助和鼓励,并一起寻找一条正确的治愈之道。这是治疗病态购物症的不错疗法。
(责任编辑:徐晓宇 实习编辑:姜文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