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癌症试药人:有的只为求生一搏;有的“以命换钱”

2022-12-27 15:27:1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试药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其中有一项特殊过程,那就是人体试验,而进行人体试验的这一类人,被称为“试药人”。

有些人去当试药人,是为了其背后丰厚的报酬;

有些人是真心为了药物能顺利研发,患者能得到救治而主动选择成为试药人;

有些人则是“走投无路”,在尝试过各种治疗手段仍旧没有成效的情况下,只能放手一搏,成为试药人来寻求剩下的一丝生机。

“试药人”的背后比想象中要残酷多了。

一、查出恶性肿瘤,靠新药试验寻求生机

  • 求医:患上恶性肿瘤,术后却复发

1993年,不到一岁的马小荣(化名)跟随改嫁的母亲来到了距济南章丘区约30里的曹范镇马庄村。后爸马辉对马小荣视如己出,但是年幼的马小荣“不领情”。

上了初中后,马小荣的叛逆心理越来越严重,有一年和同学骑摩托车出去玩,结果发生车祸,撞断了左侧胫骨,只能在左小腿嵌入一块钢板。

嵌入钢板之后,马小荣会偶尔感到腰疼,但并没有放在心上。毕业后,马小荣进了一家电缆厂工作,由于要上夜班,他的生活变得不规律起来,尽管偶尔身体不舒服,但是休息几天就好。

直到2017年5月,马小荣腰痛了十来天还没好,甚至还出现血尿,这才让他警觉起来。去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后,医生告诉马小荣他确诊了滑膜肉瘤,需要立即手术切除左肾

马小荣很惊愕,长这么大他第一次听说滑膜肉瘤。他只想尽快手术,“做完手术就好了。”手术后,马小荣上网查了自己的病,机缘巧合之下还进了滑膜肉瘤QQ群,认识了几个和自己有同样经历的病友。

他在群里很活跃,经常和别人开玩笑,还调侃群友小懒,说自己如果5年之内不复发,一定娶小懒为妻。

可惜,手术不到2个月的时间,马小荣复查的时候就被查出右肺中叶可见结节灶,直径约0.9cm,考虑为滑膜肉瘤转移。

  • 试药:寻求生机放手一搏

一刻也不敢耽搁,发现转移后,马小荣立即接受了化疗。化疗后,马小荣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他干脆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

滑膜肉瘤转移的马小荣在群里依旧活泼,只是生活中越来越沉默寡言。没多久,他接受了胸腔镜肺转移瘤切除术,但2个多月后,腹部又出现多发结节

医生建议马小荣吃靶向药,但是贫困的家庭根本无法支撑高昂的医药费。后来,马小荣听说加入临床实验可以吃免费的靶向药,于是便在网上申请。

在申请了差不多20家医院的临床试验后,他终于获批入组阿帕替尼2期临床试验。群里有病友劝他“不要当小白鼠”,但是对于马小荣来说,这是他最后的希望

  • 失败:副作用显露,无奈被退组

入组之后,马小荣每天吃试药组发的靶向药,进行身体检查和试药反馈时,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但他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

有一次在家,他刚躺到床上,就突然大口大口地咳血,父母惊慌失措地拨打120急救电话,把他送到了医院。

第二天,医院就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医生说,咳血是马小荣吃的靶向药副作用导致的。这次出院后,马小荣明显感到自己走路都力不从心了。

再去北京拿药的时候,试药组的医生告诉马小荣,因为他出现了咳血等副作用,所以不能让他再继续试药了。经过了相应的体检,证明阿帕替尼对马小荣没有效果,医生让他回家准备二十万做手术。

  • 不甘:筹不到手续费,另辟蹊径

20万,对于马小荣全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在马小荣的记忆中,家里一直很穷,住了十几年的水泥房,积蓄也没多少。他生病一年多以来,已经花了家里二十几万,其中有十几万是问亲戚朋友借的。到后来,别人一看到马家的人上门,还没等他们开口,就说自己没钱。

马小荣顿时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再加上疼痛难忍,他的精神开始崩溃了,自暴自弃,经常对父母发脾气。他也曾经放下尊严在筹款平台筹款,但是没多少人给他捐款,收到的钱远远不够手术费用。三番四次筹不到手术费,马小荣心灰意冷,病情迅速恶化

有病友听说了马小荣的情况,建议他购买印度版帕唑帕尼,价格是国产版帕唑帕尼的1/10,或许试一试还有救。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马小荣找人买了几盒印度版帕唑帕尼。吃了之后,再去医院检查时居然显示腹部肿瘤变小了,马小荣又燃起了希望。

后来,马小荣又用筹到的一万多块钱,从病友手上购买了一瓶Opdivo(纳武单抗),也就是国内首个上市的PD-1抑制剂。“总要搏一搏吧!”马小荣苦涩地笑了。

二、试药人不为人知的背后:用命换钱

但与部分只能通过新药试验来寻求生机的患者相反的是,还有一部分试验人,是看中了丰厚的报酬,通过自己的健康来交换金钱。

“为什么去试药?”

“因为来钱快。”

湖南00后试药女孩小文(化名),什么东西都要用最好的,化妆品要买最贵的,衣服要穿名牌。生活费不够了,她就去网络平台借款,没想到一下子就欠了几万块,一个月要换三四千,对于还在上学的她来说明显负担不起。

于是,在别人的介绍下,小文开始了“试药之路”,获得了不菲的报酬。而这种“以命换钱”带来的后果就是:后遗症、副作用的不断出现

试药之后,小文经常感觉乏力、胸闷、心悸,有时候特别难受,要休息几天才好。而和她一起试药的同学,还患上了面瘫,一到秋冬天,皮肤就像鱼鳞一样脱皮,瘙痒难耐。现在的小文后悔莫及,可是已经无法回到过去重新选择。

三、正确看待“试药人”,别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对于有的人来说,“试药人”也许是一个新鲜的词,但是据报道,“试药”的人群并不在少数。我国每年有800多种新药进行人体试验,涉及的试药人约有50万人。

药品研发上市有严格的规定,为了测试新药的毒性和代谢过程,根据国际上的一般做法,要在人体上先测试。测试包括在健康人身上进行Ⅰ期测试,再在病人身上进行Ⅱ期、Ⅲ期测试。

试药人,就是进行Ⅰ期测试的健康人。

有的人认为,肿瘤患者都是在常规治疗无望时,才会接受临床试验。但事实上,药物临床试验为肿瘤患者打开了新的“生命之窗”。

参加临床试验不是死马当活马医,也不是把患者当成小白鼠,而是让他们提前获得国内、国际前沿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治疗,同时免除患者的经济负担。

不过肿瘤新药临床试验要求很严格,受试者必须要满足临床试验方案规定的入组条件

即使成功入组,由于临床试验的周期比较长,中途也有可能发生出组的情况,比如受试者不愿意再继续参与临床试验,或者受试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以及药物对受试者疗效差等。

据悉,我国每年审批、允许临床研究的新药有近千种。对不少肿瘤患者来说,如果机会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或许能迎来新的希望。

药物临床试验,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每一种药品上市前的必经之路,而平凡的“试药人”也是英雄,功不可没。

但是在试药之前,要充分考虑后果,想想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试药的风险。肿瘤患者也可以多关注药物临床试药,不要轻易放弃活下去的希望。


参考资料

[1]《癌症试药人的求生一搏》.澎湃新闻.2018-11-30

[2]《50万试药人,7天挣10万,赌上一辈子…》.西越传媒.2022-01-11

[3]《90后罕见癌症患者的生命抉择:无药可治的现实与试新药碰运气》.红星新闻.2018-11-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