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为啥以前骨折打石膏就行,现在就要打钢钉、打钢板?是坑钱吗

2023-02-17 10:51:12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一般来说,骨折取出来的钢板和钢钉还真的不能带走,即使是病人身上因病变而切除的组织,病人也不能带走,这到底是什么道理?难道医院真的是坑钱的地方呢?

“好几万元买的,凭啥不能还给我?”

周先生十分气愤,一年多以前,因车祸而骨折,在医院做了钢板植入。当初他觉得进口的钢板、钢钉效果比国产好,于是花了好几万买了进口产品。

最近周先生去医院把钢板取了出来,想着把钢板拿回家做纪念,没想到医生说这是医疗垃圾,要销毁,不能给周先生。

周先生一听,生气极了,明明自己花了几万元买的钢板,医院有什么权利不能让病人带走呢?

会不会是医院要回收利用呢?

一般来说,骨折取出来的钢板和钢钉还真的不能带走,即使是病人身上因病变而切除的组织,病人也不能带走,这到底是什么道理?难道医院真的是坑钱的地方呢?

坑钱质疑一:为什么以前骨折打石膏就行,现在就要打钢钉、打钢板?

湘雅创伤骨科医生成亮解释,这是因为当时的科学和医学不发达,骨科医生们只能通过打石膏来给骨折处复位。但很多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光靠打石膏等非手术治疗是无法将关节内的骨折块精确复位,一旦关节面不平整,关节便会出现疼痛和磨损。

而且打石膏除了固定骨折外,还要把骨折骨头两端的关节也固定上,直到骨折长结实后才能拆,这样不利于关节肢体功能,造成关节僵硬,还会引发肺栓塞、褥疮等并发症。另外,打石膏不属于坚强固定,患者需要频繁到医院进行复查和调整。

而现在实际上,大部分骨折也不需要动手术。如果骨折只是部分移位,经手法复位后可维持在功能位进行愈合,例如没有太多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时是不需要做手术的。

但如果是发生在关节部位(包括关节附近)的骨折,以及开放性骨折,由于对功能的要求较高,通常都需要手术治疗,否则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另外,传统手法难以解决的骨折,例如尺骨、髌骨和鹰嘴骨骨折,也必须要做手术。

坑钱质疑二:骨折痊愈之后为什么还要二次手术取出钢板?不取行吗?

骨折后通常需要1-2年时间来才能完全愈合,年纪越轻,骨折愈合的时间越短。一般来说,骨折手术时内固定植入的钢板,取出时间通常是在手术后1.5-3年间取出。

如果钢板在体内放置超过3年,医生通常就不建议取出了。此时钢板已与骨骼和周围组织粘连,取出手术的难度极大,如果强行取出钢板,螺丝可能会滑丝或断裂,造成手术时间大幅延长,容易发生手术创伤。

为啥骨折植入钢板后,大部分人都要取出呢?

因为对部分人来说还是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首先,如果内植材料选择或者应用不当,可能会引发蚀损,导致疼痛、无菌性炎症反应。其次,部分人对金属过敏,植入钢板后可能会引发深部组织的过敏反应,出现疼痛、肿胀和植入物松动等症状;另外,坚硬的钢板也可能会使得骨质发生松变和废用性萎缩。


总的来说,植入钢板后出现钢板外露、皮肤溃烂、感染,或是顶到皮肤造成疼痛,以及儿童患者,都必须要取出;如果钢板的软组织覆盖较多,或者是髓内钉,这些情况可取可不取出;如果钢板在体内超过3年、固定位置在体内深部或者是高龄患者,则不建议取出。

坑钱质疑三:骨折取出的钢板、钢钉,病人为什么不能带回家?

之所以不能带回家,是因为所有从体内取出的内植物,国家都规定了要统一销毁,从而防止不法的商家回收这些内植物进行二次销售,以次充好或是传播传染病等。 

如果不能归还给患者,医院会不会拿取出来的钢板、钢钉卖给别的病人继续使用呢?

答案是不会!

首先,骨折所使用的钢板有着严格的管理登记。钢板上会有器械编码,其包装盒上也有相对应的编码,手术使用前护士会核对编码,对得上才能使用,而且钢板包装盒上的不干胶条码合格证也会贴在患者病历里,以供后续查阅。


另外,临床上所有的钢板都属于一次性产品,医院不会进行二次利用。这主要是因为金属疲劳问题,钢板有着固定的疲劳寿命,假如一块钢板可承受的弯折次数为1万次,首次使用时已经承受了7千次弯折,那么二次使用时再经受3千次弯折就会断掉。也就是说,再次使用的钢板基本上是无法再进行治疗的。

如何预防骨折的发生?

骨折不仅会带来疼痛,也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时更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行动不便,甚至危害生命。那我们日常该如何预防骨折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预防骨折的小妙招。

1、补充蛋白质

知名国际期刊《临床营养》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增加25克蛋白质(相当于3-4个鸡蛋,1块牛排或鲑鱼),可以降低14%的髋部骨折风险。而且对体重过轻(BMI<18.5)的女性来说,这种保护作用更大,每天增加25克蛋白质可将她们髋部骨折的风险降低45%。

因此,建议日常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像是肉类、鸡蛋、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都富含丰富的蛋白质。

2、适当锻炼

坚持规律的锻炼,可以增加身体的平衡性、敏捷性,保持大脑调节能力以及关节灵活性良好,同时也可预防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有助于减少跌伤以及骨折的风险。

日常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健康成年人建议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

3、提高防摔能力

日常要做好预防,尽量减少摔倒的发生风险。例如,家居用品要稳固,卫生间的地面要保持干燥无积水,鞋子要穿防滑性能好的,下雨下雪等天气不好时尽量不要外出,外出行走的时候要注意路面交通情况,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

4、适当晒太阳

多晒太阳有助于补钙,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在体内合成,从而缓解钙的流失和增强骨质。因此,建议平时要经常到户外走走,适当地晒晒太阳。

骨折通常被认为是容易愈合的轻伤而被忽视,但有时它们会很严重且具有创伤性,会对健康和生活带来长期影响。因此,日常要做好预防,避免骨折,一旦骨折了应通过规范和适当的治疗,从而有效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参考资料:

[1]很多骨折不需要打石膏.生命时报,2019-07-22

[2]骨折痊愈后,钢钉钢板为什么还要取出来.家庭医生报,2021-03-18

[3]骨折治疗不规范 小心引发并发症.南方日报,2019-08-13

[4]研究称补充蛋白质可降低女性髋关节骨折风险.参考消息网,2022-12-01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