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判断其是否严重,需根据临床表现、化验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进行分析.建议患者发生淀粉样皮炎后,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临床表现:淀粉样皮炎通常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患者常出现剧烈瘙痒,以及患处皮肤红斑、丘疹、风团等症状。而亚急性期患者,皮肤损伤症状减轻,但仍可存在剧烈瘙痒。慢性期患者可出现患处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等病变,但仍存在剧烈瘙痒;
2、化验检查:可抽取患者的血液,检查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含量,这种指标可反映早期患者的感染情况。同时,也可以抽取患者的组织进行培养,观察其是否出现菌群失调的情况;
3、组织病理检查:通过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观察到表皮内以及真皮乳头层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颗粒状或者结节状化脓性细胞浸润,且经常出现组织水肿、血管增生等现象,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淀粉样皮炎;
4、其他:此外,通过抗原检测、斑贴试验等检查,也可明确诊断淀粉样皮炎。
患者出现淀粉样皮炎时,建议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复方氟米松软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应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化妆品。建议患者积极进行防晒,以免紫外线对患处皮肤产生刺激,导致症状加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