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柳叶刀:中国常见的致癌“元凶”是这5种!避开,每年少死100万人

2023-10-18 15:35:3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曾伯在家看电视,突然感觉自己右边肩膀传来阵阵疼痛。以为上了年纪,身体老化,也就揉一揉、按一按,没当回事。可是一两个月后,

曾伯在家看电视,突然感觉自己右边肩膀传来阵阵疼痛感。以为上了年纪,身体老化,也就揉一揉、按一按,没当回事。可是5个月后,肩膀疼痛不见好转,即便贴了药膏也无济于事,疼痛越发强烈,就像有烈火灼烧,让曾伯受不了了。

在家人的劝说下,曾伯决定去医院看一看。医生了解曾伯情况后,让曾伯先去拍了胸片。结果胸片结果疑似有肿瘤状物,经过一系列诊断,最后确诊为肺癌......

我国每天6000人死于癌症!医生忠告:45岁以后,这5件事马虎不得

一、我国每天6000人死于癌症

日前,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评估了185个国家中的36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数据指出,2018年全球大约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新增病例中,亚洲占据了一半,而死亡患者中,亚洲占近7成。

全球新发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依次为:肺癌(11.6%)、乳腺癌(11.6%)、结肠直肠癌(10.2%)、前列腺癌(7.1%)、胃癌(5.7%);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次为:肺癌(18.4%)、结肠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乳腺癌(6.6%)。

新增癌症病例及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新增病例数占380.4万例、死亡病例数占229.6万例。也就是说全球每100个患者,中国就占21个,每100个因癌症而亡的患者中,中国人占24个,相当于我国每天有6000人死于癌症

我国每天6000人死于癌症!医生忠告:45岁以后,这5件事马虎不得

二、身上4处疼痛,或是癌症征兆

疼痛是身体的一种疾病信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生孟尧表示,癌症也会引起疼痛,当身体这些部位发生疼痛,就应该提高警觉:

1、神经性痛

当肿瘤压迫、侵袭,或者损伤神经系统,可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占癌痛的20%。这种痛表现为刺痛、麻木痛、烧灼痛,往往难以定位和描述,常见于头颈部、胸腰椎等。

2、内脏痛

肿瘤阻塞或者刺激内脏器官,可引起持续性或间接性绞痛,这种疼痛占癌痛的15%左右,通常疼痛难忍,且会发生转移,如胸部、腹部、背部。

3、软组织痛

肿瘤侵袭皮肤、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可引起表浅性、深部钝性、刀割样的持续性或间歇性胀痛,这种癌痛较为少见,占10%左右,容易定位,会随着肿瘤生长而加重。

4、骨痛

骨痛是最常见的癌痛,占所有癌痛50%以上,当肿瘤转移到骨骼或直接侵袭骨骼,会对骨骼造成损伤或压迫,引起剧烈疼痛或胀痛,常见于脊柱、肋骨、髋部等。

我国每天6000人死于癌症!医生忠告:45岁以后,这5件事马虎不得

不过,当身体某一部位出现疼痛,也不一定就是癌症造成。那么如何区分癌痛和一般疼痛呢?

一般疼痛的持续时间较短,在去除病因后有所缓解。

癌痛会随着病情加重,而持续存在,且这种痛苦往往难以描述和定位,药膏和普通镇痛药物也无法缓解

三、权威发布:中国常见的致癌“元凶”是这5种

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一项研究总结出中国各省份主要的23个致癌危险因素,共分为5类,包括行为因素、饮食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感染因素

研究显示,每年约有103.6万国人死于23种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若对致癌因素做好防控,中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是可以避免癌症死亡的

我国每天6000人死于癌症!医生忠告:45岁以后,这5件事马虎不得

想要远离五类致癌因素,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1、行为因素:戒烟是头等大事

大量研究证实,烟草是全球癌症死亡的单一最大可避免风险因素,可导致肺癌、口腔癌、食道癌、咽喉癌等十数种癌症。除了戒烟,还要少饮酒,以及避免久坐不动,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

2、饮食因素:吃对很重要

减少摄入或不吃具有致癌性的加工肉类、中式咸鱼等腌制食品,并按照膳食营养指南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控制红肉摄入量,多摄入水果、蔬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3、代谢因素:减肥不容忽视

肥胖被证实与多种癌症相关,肥胖往往会导致代谢紊乱,激素失衡等问题。想要远离癌症,就要控制体重,BMI值应在18.5-24kg/m2之间.

4、环境因素:出门口罩要戴好

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环境致癌因素主要是受污染空气中的PM2.5和紫外线辐射,因此外出最好佩戴口罩,以及做好防晒措施,避免被紫外线直射。

5、感染源因素:接种疫苗+定期筛查

接种疫苗,如HPV疫苗、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肝癌等发生几率。定期做好身体筛查,以免及时发现病原体。

我国每天6000人死于癌症!医生忠告:45岁以后,这5件事马虎不得

癌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可以通过有效规避,大大降低发病风险。


参考资料:

[1]《中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 这10大致癌因素 多数能避开》.央视新闻.2018-12-24

[2]《右肩疼竟查出肺癌?警惕!身上4处疼痛,或是癌症预兆…》.中国科普.2023-05-30

[3]《远离中国人最常见的23种致癌因素,超过40%的癌症死亡可避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2023-04-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癌症的真相与误区第30期:甜食易致子宫内膜癌?

很多女性抵挡不了甜食的诱惑,但近日外媒却有“甜食会增加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的相关研究报道,到底甜食是不是女性的甜蜜负担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肿瘤病区梁慧超副主任医师认为,子宫内膜癌(Ⅰ型)属于雌激素依赖型疾病,而甜食会引起肥胖,脂肪会促使雌激素水平上升,从这一角度分析,甜食很有可能会加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健康资讯推荐疾病科普推荐健康贴士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志强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性肾病、狼疮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等肾病。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