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滩水”成了新妈妈小潘的生活常态。自从生完宝宝后,她就时不时地会漏尿,这让她感到非常尴尬。
小潘说:“我以前还以为只有老人才会有这样的问题呢!现在每天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突然来个‘意外’。”这种不适感不仅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也对她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困扰。
后来,小潘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决定去看医生。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她这是产后尿失禁,是因为分娩时盆底肌肉损伤所致。医生建议小潘进行一些特定的锻炼以帮助恢复盆底肌功能,如提肛运动等。小潘照着医生的要求去做,慢慢地,她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小潘还学到了一些关于产后尿失禁的知识。她说:“原来产后尿失禁是这么回事啊!就是盆底肌太松弛了,需要加强锻炼才能恢复。”她还推荐了一些常见的锻炼方法,比如凯格尔运动,可以帮助增强盆底肌的力量。
小潘的经历告诉我们,产后尿失禁并不是无药可救,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恢复盆底肌功能。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小潘分享的实用小技巧吧!
✅提肛运动: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法,可以帮助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小潘每天都会进行提肛运动,每次持续10-15分钟,坚持了几周后,她发现自己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项运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只需要收紧肛门,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重复多次即可。
✅凯格尔运动:这是另一种常见的盆底肌锻炼方法,可以帮助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小潘每天都会进行凯格尔运动,每次持续10-15分钟,坚持了几周后,她发现自己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项运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只需要收紧阴道肌肉,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重复多次即可。
✅骨头汤:小潘还分享了她喜欢喝的骨头汤,认为它有助于恢复盆底肌功能。她会用猪骨、鸡骨、牛骨等熬制骨头汤,每周喝2-3次。骨头汤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有助于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强度。
✅避免过度负重:小潘建议产后妈妈们避免过度负重,以免加重盆底肌的负担。她提醒大家在搬运重物时,要用腿部肌肉发力,而不是腰部和背部肌肉,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蹲下,以减少对盆底肌的压力。
希望这些小技巧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关爱自己的盆底肌,预防产后尿失禁。如果您也有类似的经历或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产后尿失禁多因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导致盆底肌肉群拉伤所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张晓薇主任表示,剖宫产同样也会导致产后尿失禁。因为怀孕期间的激素影响及子宫体积增加,会造成尿液增多,子宫也会扩大而压迫到膀胱、尿道,就会开始有尿失禁的症状。很多人认为,只要避免阴道分娩的过程,尿失禁就不会发生。事实并非如此。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李楠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在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常见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血液净化相关治疗技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