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的秋分节气。中医专家表示,秋季在中医“六淫”中,燥邪明显,大家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干痒、皮肤起屑、瘙痒等秋燥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秋分过后,早晚温差变化大,此时的秋燥已从“温燥”转为“凉燥”。从保健养生角度,秋分之后,饮食上要少饮酒,避免辛辣、煎炸食物,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冰糖羹、淡菜汤、猪皮汤等。此时运动量不宜太大,以微出汗为宜,避免耗伤津液。
秋分养生重点1.温补润肺
秋天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现象。沙参、麦冬、百合、银耳、燕窝、雪蛤等都是秋季养生常用的药膳,老人可以将其搭配在食物中食用,或是煮粥煲汤饮用。
手脚发凉、畏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脾肾虚寒的人群,可逐渐开始服用一些温补之品,如右归丸。如果有上述症状的人在服用右归丸等温热之品后,出现咽喉肿痛、口干等上火症状,可以用炙甘草10克、砂仁5克煎汤送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王舰医师建议:“这个时节还可以适当吃一些麻雀、洋茄、鸽子、红虫寻和菜虫寻等温补食物。”
秋分养生重点2.早晚添加衣服
秋天昼夜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止秋凉感冒。但为了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老同志应适当进行“秋冻”,少穿些衣服,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地与秋凉“接轨”,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与抗寒能力。
秋分养生重点3.防止“悲秋”情绪
秋季落叶萧萧,容易给人悲伤的情绪,所以这时的精神调理很有必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多多外出运动,多看一些让人心情愉悦的事物,都能让你远离悲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天小三九要介绍的是一道经常在我们餐桌上出现的芹菜炒香干,为什么要分享给大家一道如此普通的家常菜呢?那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时节为什么适合是吃芹菜的好季节吧!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