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地震后卫生保健你知道多少

2011-03-14 00:00: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最近几天,云南和日本相继地震,地震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在为灾区默默祈福和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时也不禁静下心想想:在自己遭遇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做好自身的卫生保健工作?或许这是你知识的盲区,或许你认为自己根本不会遇上这样的情况,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小编特地为您整理了一些地震后的卫生保健知识,希望您能牢牢掌握,并将它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免受灾害的影响。

  地震可使幸存居民瞬间失去衣、食、住等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水井、厨房、澡塘、厕所以及垃圾箱等生活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停水、停电,交通阻塞,通讯中断,救援物资运入灾区困难。夏天人畜尸体很快腐烂,下水系统破坏;污水、粪便、垃圾无人管理,形成大量传染源,蚊蝇密度很快增高;水源,空气污染严重。居民离开住所大批流动,宿或住临时防震棚、帐篷等于夏季棚内炎热,蚊蝇很多。由于人口密集,卫生条件极差,容易寄生虱子。灾区居民精神上受到打击,正常生活规律被打乱,机体抵抗力下降。

  这些条件极有利于传染病的发生和流,所以历史上有“大震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要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就必须把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抓早、抓好,从震前着手,在思想上、组织上、训练上和物质上落实。我国唐山地区地震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但是,由于作好了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不仅没有发生大疫,而且使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比常年大幅度降低。

地震后卫生保健你知道多少

  首先要把好“病从口入”关。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饮水时,最好先进行净化、消毒;要创造条件喝开水。要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储存、运输和分发进行监督;救灾食品、挖掘出的食品应检验合格后再食用。对机关食堂、营业性饮食店要加强检查和监督,督促做好防蝇、餐具消毒等工作。应有计划地修建简易防蝇厕所,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其次是要消灭蚊蝇。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场所。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烧、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就应赶快找医生诊治。

  一、疫情预防

  肠道疾病预防:

  这种病主要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肠道中病原体→排泄物→水、食物、手、苍蝇等→易感的健康人口→新病人或带菌者”的形式传播的。

  防控要点

  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病人及时隔离治疗,严防病从口入,密切接触者服药或应急接种疫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456...8下一页尾页
朱荣申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心身疾病科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疾病科普推荐健康贴士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吴建龙副主任医师南京市第二医院

    擅长领域:运用“扶正去毒,攻补兼施”方案治疗各种肿瘤,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备受患者及家属信赖。 重视“理气、养阴、通瘀”治疗乳腺病、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它妇科杂病等。 善用“中医综合治疗 (内服、针灸、外治、食疗)”的方法诊治各种胃病、急性及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症、肥胖症、心悸、失眠、肺病、心血管病等疑难杂症以及疼痛性疾病。 传承清代名医吴师机中医外治""膏治百病""之法,创立""古方中药穴位贴敷治法”,不仅大大增强治病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快捷。

  • 段丽平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及急重症胰腺炎疾病方面的诊断及治疗。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