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西医结合驱除宝贝燥咳

2010-04-12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每到冬天,人们就会觉得皮肤嘴唇发干,时不时还会咳嗽两声。这是因为,肺脏很特殊,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干燥敏感,所以冬天容易出现燥咳。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燥咳由风燥伤肺引起,属于外感咳嗽。

  冬天咳嗽要因症施药,不能简单地按照以往传统的用药习惯。比如说,有些人误认为自己是普通的咳嗽,随意使用含可待因的镇咳药水或复方甘草合剂等其他中枢类镇咳药,但这样往往治标不治本,只会一时掩盖病人的咳嗽症状,但会拖延病情,耽误治疗。

  还有很多人认为咳嗽是感冒引起的,就一味地服用感冒药来缓解症状,或自行服用很多抗生素导致人体正气更加亏虚,咳嗽迁延不愈,外感咳嗽转为内伤咳嗽,病情更加严重,治疗起来更麻烦。

  究竟用什么方法治疗冬季燥咳最理想呢?

  首先,中医在此方面有其独到的研究,按温燥与凉燥辨证用药,效果显著。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以咳嗽少痰、不易咯出、口干咽痛为特点,或伴身热、微寒、头痛等风热表证,治法是疏风清热、润燥止咳,常用方剂为桑杏汤加减(由桑叶、杏仁、豆豉、山栀子、贝母、沙参等组成)。

  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和初冬,除了咳嗽少痰、咽干鼻燥表现外,往往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治法是疏风散寒、润肺止咳,常用方剂为杏苏散加减(由杏仁、苏叶、半夏、陈皮、前胡、枳壳、百部、甘草等组成)。在具体临床中还要针对患者不同的个体情况,灵活运用。

  除了中药调治,对于痰黏稠难咯出者,还可以配合一些化痰西药如沐舒坦等共同使用。中药润肺止咳,西药快速化痰,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对于咳嗽伴脓痰或黄痰,或出现发热合并感染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西药,避免盲目用药,产生毒副作用。

(实习编辑:刘秀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疾病科普推荐健康贴士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李昊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

    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 刘理想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

    擅长领域:皮肤病、自身免疫病、妇科病、内科杂病及老年病健康调理,如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症、急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鼻炎、高血压、心脏病、乳腺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病、附件炎、肾病、痛风、甲状腺疾病、中风后遗症、慢性胃肠病、风湿病、颈椎腰椎病、内分泌失调、抑郁症、失眠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