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具有抗衰老功效的药物层出不穷,由于大剂量和长时间服用抗衰老药物,其造成的毒副反应病例日见增多。
根据门诊反应,下面几种抗衰老药物的毒副作用,尤其应引以为戒。
1、维生素C: 大剂量服用后,可产生腹泻,以及造成泌尿道胱氨酸沉淀或形成草酸盐结石。
2、维生素E(生育酚): 大剂量(每日超过100毫克)和长期服用,可出现各种非特异性不适感。使用超过6个月以上者,易造成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 每日用量超过400毫克,服药超过1年,特别是与雌激素并用时,诱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机会大为增加。
4、微量元素: 若人体内含量过高,可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含锌过多,造成恶心、呕吐和腹泻。 例如,过量的钴,对心肌具有毒性,造成心力衰竭而造成死亡。硒过量,造成秃发、指甲异常、皮肤脱色等;硒中毒,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疲乏、无性欲、神经过敏、精神抑郁症和晕眩等。
5、抗衰老中药: 这类中药虽以低毒或无毒而著称,但也不能滥用。如人参被列为延缓衰老的上品,但大剂量(如每日服人参根3克以上)应用,可造成“人参滥用综合征”。
6、何首乌 服食后也可发生阵发性痉挛、躁动不安,甚至呼吸麻痹。部分抗衰老中药的复方制剂,长期服用也应谨慎。双宝素(含人参和蜂乳)过量服用可以使中枢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易致躁狂症。六味地黄丸可造成荨麻疹型药疹。参茸卫生丸的传统配方中含有朱砂,久用可致汞中毒。
由此,为了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应做到:
一、服药期间要注意用药反应。 如出现药疹、恶心、呕吐、头晕、发热等,应立即停药,找出原因,对症处理。
二、自行选择品种注意事项。 一定要了解有关药物的适应范围、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服用剂量和禁忌等知识,省得误服和超剂量,造成不良后果。
三、正确施补,按需服用。 要请医生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抗衰老药物的品种和用量。做到补勿过偏,补而勿滥。
(实习编辑:刘秀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刘理想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擅长领域:皮肤病、自身免疫病、妇科病、内科杂病及老年病健康调理,如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症、急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鼻炎、高血压、心脏病、乳腺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病、附件炎、肾病、痛风、甲状腺疾病、中风后遗症、慢性胃肠病、风湿病、颈椎腰椎病、内分泌失调、抑郁症、失眠等。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奉新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武义县妇幼保健院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华北制药厂职工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