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油腻和重口味的食物让现代人的肠胃不堪重负,再加上繁忙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让人们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理,就更别说运动健身了。长此以往,人们的肠胃渐渐的开始产生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开始影响身体的健康了。所以说,学会清肠养生是一项必须的功课。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正常运作与否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强调平衡膳食,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尽量保持有的律的生活。
第一大法则:平衡膳食
粗粮常吃,温和饮食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大家肯定想不到,居然是大肠!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正常运作与否,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平时白领的生活饮食规律特别容易被打乱,导致肠道有害菌增加。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持膳食结构平衡,一日三餐,粗细搭配,尤其是要常吃些土豆、番薯、芋头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些土得掉渣的食物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粪便排出,而且能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的活动,有利于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
另外,肠道历来都喜欢“温和饮食”,所以,过节时,少吃“过老含筋”的肉类,未加工的黄豆、蚕豆等。太甜、太酸、太硬的水果也不要常吃。像糯米、米线等不好消化的食物,胡椒、辣椒、芥末、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也应少吃为妙。
第二大法则:有进有出
每天养成排便的习惯
由于生活不够规律,进食、排便、休息没有一定规律,再加上有些人外出应酬,天天不吃主食,搞得几天都无“便”可排;还有些人需要长途旅行,由于喝水少和神经性紧张,也容易导致便秘。“有进无出”的生活使得便秘的问题变得十分常见。
为避免便秘,尤其需要注意多喝水,每天起床后喝一杯温水,接下来的一整天至少需要补充7杯水。然后,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高纤维如菠菜、芹菜、芦笋、枣子、香蕉、苹果等。如果排的大便太黏,就说明饮食结构需要做出调整,提醒自己少吃鱼、肉类等高蛋白质,增加纤维素的摄取量。
另外,由于蔬果等膳食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便。而且吃足够的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养成每天都排便的习惯,这可是避免肠道问题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三大法则:适当运动
你需要做的是动起来
运动不仅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而且给人愉悦的心情。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还能促进肠道蠕动,以加速排便,防止肠道老化。
千万不要“好吃懒动”,吃完就躺在沙发上,这样很容易就变成“沙发土豆”,体形横向发展。所以,进食之后,不管以什么形式,你需要做的是动起来!站立一会、散散步都行,就是不要躺着或坐着不动。
另外,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反映在肠胃上,生气时,可以使肠胃血流变少,胃酸分泌,消化蠕动变慢,而让人消化不良。所以,学会调控和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平常心,对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也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黄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刘理想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擅长领域:皮肤病、自身免疫病、妇科病、内科杂病及老年病健康调理,如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症、急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鼻炎、高血压、心脏病、乳腺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病、附件炎、肾病、痛风、甲状腺疾病、中风后遗症、慢性胃肠病、风湿病、颈椎腰椎病、内分泌失调、抑郁症、失眠等。
李昊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沈英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便秘、口臭、消化不良、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幽门螺旋杆菌、胃胀气、胃酸烧心、十二指肠炎、胃痛胃疼、肠胃炎等胃肠系统疾病。
南充市嘉陵区第五人民医院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昌吉州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湖东支路)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一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本钢歪头山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