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6日起,大地迈入了夏季的门槛。立夏后,万物繁茂,气温逐渐升高,此时的养生方法要尤为注意。
专家称,立夏后,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与万物生长之势相应。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过汗”伤阳。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勿发怒。
另外,对不同的身体情况应采取不同的调养方式。
如出现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则应减少户外活动,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鱼类等食物,对于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则应该少吃。
面色淡白、老觉得困的人应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立夏时节,更应配合天地阳旺之时,多晒晒太阳。
爱出汗是气虚的原因,应多吃粳米、糯米、小米等谷物,以及山药、马铃薯、大枣来补气。
经常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这是血虚的表现,可多吃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羊肝等补血、养血的食物。
若感觉夏日燥热难耐,面赤心烦、口渴,则少吃辛辣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如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
面色晦滞、口唇色暗、易出血、舌紫暗或有淤点,则应避免立夏后湿气侵袭,多吃桃仁、油菜等具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肥胖、嗜睡的人,应多做运动,每顿饭不能吃太饱。
面色苍暗或萎黄、情绪大起大落的人,立夏后天气逐渐炎热,不宜调理气息。多吃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大蒜等。
此外,立夏时节是儿童发育最快的时候,因此,日常生活饮食应十分注意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及时补充钙质、维生素以及食物营养,尤其要注意儿童和青少年的衣着和体育锻炼。
(实习编辑:黄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春季乍暖还寒,不同地域气候、疾病特征各不相同,春季养生应当按照不同地域,针对各自特色来防病养生。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