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会觉得牙龈出血是大问题,漱漱口不就解决了吗?
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李伟力强调,健康的牙龈并不容易出血,如果经常刷牙出血,那就肯定是牙龈出问题了,切不可疏忽大意。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综合治疗科万呼春副教授认为,“人们在讲话和进食时常易使牙龈受到长时间反复摩擦,加上口腔细菌的作用以及牙结石、牙垢等局部不洁因素的刺激,就会使牙龈出血。甚至时间一长,还会演变为牙周病。这时,一旦有细菌通过肿胀破溃的毛细血管,就有可能引发心肺、鼻咽、头面部以及血液、生殖系统的疾病。”
而且,值得提醒的是,如果牙龈出血难止的话,就可能是全身疾病的首发症状或具体表现了。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因此,对突然发生的无原因的牙龈出血应高度警惕,最好尽快到医院就诊。
那么,怎样预防和应对牙龈出血呢?李伟力认为,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第一步,建议养成早起和睡前各刷牙一次,每次3分钟,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使用的牙刷最好比较柔软,使用水平震颤法刷牙。
即刷上牙时,牙刷毛是朝上的,刷下牙时,牙刷毛是向下的,刷头斜向牙龈45度角,水平震颤每一部位6—8次。为了更好地清洁牙间隙,尤其对有牙龈炎症的病人,最好能够每天用次牙线,同时应少食用坚硬食物、多补充维生素C,以减少牙龈受损的风险及避免因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全身性出血(坏血病)的发生。
“当牙龈出血后,须及时清洁口腔或定期洗牙,以去除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可先用软纸或棉签去除血迹,然后用清水漱口,再彻底去除牙石牙垢、不当的补牙或植牙以及食物嵌塞等刺激因素,通常都能够顺利止血。”万呼春说,因为牙龈炎、牙周炎主要由厌氯菌感染所致,故对有明显炎症的病人,还应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消除局部炎症。
(实习编辑:邓婕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