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睡觉是一门健康智慧

2011-07-24 08:06:00新浪健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清醒与睡眠是人类的生命活动中运作所必需的状态,因为睡眠是人的体力耗用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补充能量而休息的。适当的睡眠是对生命最佳的保养。 

  睡梦是佛法中梦幻光明的境界。睡眠之时,佛法不仅能够使人在睡梦中寂静安神,让人的身心得到完全的休息,特别当辗转难眠,睡不着觉时,使用此方法,可以使人容易入睡。

  一位佛教大师对睡眠的禅法总结和内心感受,做了如下的描写和记录:

  很舒服地仰躺在床上,让自己的身体与心理进入最轻松舒适的状态,两手放在身体两侧,身体完全放松,整个身体的骨头全部放开放松,肌肉全部放松,完完全全地放松。

  现在开始想象:自己仰躺在一个绿草如茵的山谷当中,整个大地长满了鲜嫩的绿草,每一根草都是柔柔软软的,我们躺在上面是那么地舒适,那么地喜悦。

  天上阳光普照着,是蓝色的无云晴空。

  思想透明得如清水流入了大地,与绿草如茵的山谷完全融合在一起。

  身体便消失在如茵的绿草中。

  现在整个宇宙就剩下绿草如茵的山谷,天上是无云的晴空。

  慢慢地,整个绿草如茵的山谷开始消失了,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蓝色晴空当中。

  整个身体、心灵充满了觉醒的力量,十分舒适、喜悦,感觉处在很快乐、很安详的境界当中。

  现在整个蓝色晴空及绿草如茵的山谷消失在我们心中。

  这晴空越来越亮,越来越透明,整个宇宙就像透明的水晶一样,无边无际的透明水晶,很亮、很明澈。整个宇宙越来越亮,我们的心还能够察觉到这样的明亮。

  所有念头都像虚空中的流星一样,一个个自然地消失了。

  清晨,一念醒觉时,心也开始醒了,心十分清晰,十分明白,从宇宙的光明中醒来。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有言:“睡眠是一切精力的源泉,是病患者的灵药。”

  自从前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睡眠疗法后,人们很快就把这种治疗方法应用到了精神病临床上,并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为当时精神病的治疗开拓了新路。其实,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用“睡法”来治疗疾病了。

  传说唐朝相国寺的和尚允惠得了癫病(现代医学所称的抑郁型精神分裂症),经过许多医生治疗,不见丝毫效果。允惠和尚的哥哥,立誓要治好允惠的病,便求助于孙思邈。孙思邈诊脉后说:“只要设法让病人安睡,醒来便可愈。”他给允惠和尚吃了很多咸的食物,半夜时分,允惠和尚大叫口渴,孙思邈令人再进咸汤少许。而后,他才用温酒调了些药粉给允惠和尚吃。允惠和尚渴极,一口饮尽。不一会儿允惠和尚便入睡了,过了两天两夜才醒过来。此时,其癫病已十去八九。病人经调理痊愈后,人们问孙思邈,此为何种疗法。孙思邈回答说:“睡法。”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对人体的定期修复,也是对人体的不断“充电”,对恢复体力,增加智力,保证健康都十分重要。

  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一生坎坷曲折,几番大病,几度流放,然而他精力充沛,创作不衰。其中虽有多方面原因,但与他良好的睡眠也分不开。他有诗曰:“形神操持美无穷,风雨泼天兴正浓。不远会心三昧在,春光一片黑暗中。”他提倡睡觉姿势要“四肢无一不稳处”。就是说睡时取右侧卧位,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这样脊柱自然形成弓形,四肢容易变动,全身肌肉松弛,有利于肌肉组织休息,消除疲劳。同时,右侧卧可使心脏处于较高位置,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其负担。

(责任编辑:徐晓宇 实习编辑:姜文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尹德海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肾脏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糖尿病及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宫毅主任医师云南省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复杂性肛瘘、顽固性便秘、直肠息肉、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门湿疹、直肠脱垂、结肠易激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肛门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等肛肠疾病,特别是对疑难肛肠疾病有着独特治疗方案。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