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波动影响听力
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小习惯,也容易伤害耳朵和听力。很多人爱掏耳朵,总觉得耳朵里有耳屎显得很脏。
专家介绍,耳道内的耵聍腺产生一种油脂性分泌物,呈黄色,俗称耳屎,它能起保护耳膜的作用,其自然干燥后一般会自行脱落,因此无需处理。如果发现其有大量堆积的现象,不要随便用手指或者其他工具掏挖,这样会容易造成对耳道和耳膜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找医护人员用正规的器具进行冲洗。
另外,使耳朵受到伤害的因素还包括滥用药物,药物性耳聋也是目前人们不可忽视的一种疾病,药物性耳聋一旦发生,治疗十分困难。因此,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易致药物性耳聋的抗生素时,避免剂量过大,并尽量缩短用药时间,如果服用时间过长,可与其它药物交替使用,也可换用中药治疗。
随着年纪增大,很多老人都会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俗称耳背。虽然听力减退不可逆,不过日常注意保护耳朵和听力,也可起到缓解听力下降的作用。老人要保护听力,除了要避免掏耳朵、防止滥用药物外,还要注意避免接受噪音。如果老年人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此外,人到老年要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神经营养障碍,出现听力锐减或耳聋。老年人还要注意对听力的监控,定期去医院检查。
随着科技进步,电脑、手机、MP3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手机用耳麦、乘车走路听MP3、晚上塞着耳机进入梦乡也成了很多人的习惯,殊不知,这些小习惯都会导致人的听力下降,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
专家指出,如果长期戴着耳机用很大音量听音乐,很容易导致“感音性耳鸣”。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果是一过性的耳鸣,是无须紧张的。如果是持续性耳鸣,甚至伴有眩晕、头痛等症状,则要提高警惕。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随时随地戴个耳机听音乐,而且把音量调得很大,别人说话都听不见,其实这样会对听力造成很大的损伤,不仅导致耳鸣,严重时还会引起噪音性耳聋。尤其很多随身听是立体声的,调到最大分贝数时耳朵甚至感到鼓振,对内耳黏膜明显损伤。而戴耳机听音乐对听力的影响是缓慢的,很多人不以为然,直到发现听力严重下降,但这时为时已晚。
(责任编辑:徐晓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王晓岚主治医师昆明市中医院擅长领域:擅长于肛肠科常见病的辨证施治,并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肛肠科常见、疑难疾病,如:各种类型的环状混合痔;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低位肛周脓肿及复杂性多间隙脓肿;肛裂;直肠息肉;直肠、肛管狭窄;肛窦炎;藏毛窦;化脓性汗腺炎;坏死性筋膜炎;炎症性肠病;出口梗阻综合症等,手术效果显著,后遗症及并发症少,以出色精湛的手术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赞扬。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