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1-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而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气滞血淤症:
益母草30克,鸡蛋两枚,其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可去淤生新,活血调经。
寒凝血淤症:
生姜15克,红糖适量,加入少量白酒,再加入开水冲泡代茶饮。生姜暖胃,红糖温经,加白酒以助药力。
肾气亏虚症:
川芎6克,丹参12克,鸡蛋两枚,共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丹参活血祛淤,安神止痛。
气虚血弱症:
当归50克,黄芪30克,羊肉500克,共同炖汤吃肉喝汤。当归补气和血,调经止痛;黄芪补气固表,温中补虚;羊肉益精气,疗虚劳,润皮肤。
除了食疗外,还可以通过穴位敷贴来缓解痛经。最常见的敷贴穴位就是神阙穴,此穴位于脐部。
痛经最常见症是寒凝血淤症和气滞血淤症。寒凝血淤症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敷减。经血色黯有血块,畏寒肢冷。可在痛经时,可将逐淤散3克,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隔日1次,连用3次,便可缓解疼痛。
气滞血淤症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可在痛经时将七厘散、失笑散备1克,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隔日1次,连用3次,方可缓解疼痛。
(责任编辑:徐晓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尹德海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擅长领域: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肾脏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糖尿病及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段丽平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擅长领域: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及急重症胰腺炎疾病方面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