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篇 雨水为二十四节氩中的第二个节气,它从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开始。历书云:“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则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这一节气名称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进入雨水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虽仍在0℃以下,但最高气温也已在0℃以上,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天气转暖,冰雪融化成水,万物开始复苏。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不定,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俗话说的“倒春寒”现象仍时常发生,而这种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
因此,这一节气期间仍要注意“春捂”。所谓“春捂”就是到了初春时节不要急着脱去厚衣,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
初春时节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此时北方阴气未尽,且冷空气不时南下,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时节的天气不会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此时人体皮肤腠理已经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则有所减弱,易感风邪而致病。所以,此时还要注意“春捂”。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是养生的好时机,而此时养生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调养脾胃。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及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
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还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脾胃是元气之本,而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
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他在《脾胃论》中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内伤脾胃,百病丛生。”也就是说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明代医家张景岳也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禄丰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彭泽县中医院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左贡县人民医院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工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