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 秋分:是“收获”健康的好季节

    秋分,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从此,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天文学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这意味着真正的秋天即将到来。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养生防病要根据季节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秋分到来之际养生该注意些什么。

    2013-09-23
  • 今日秋分 推荐秋分节气养身食谱

    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主要。

    2013-09-23
  • 白露身不露 秋季要乐观

    9月7日为24节气中的白露,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古语云:“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

    2013-09-13
  • 处暑节气谨防秋燥

    处暑的意思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还热,早晚渐凉,昼夜温差变大,降水少。我们如何在季节变换之际保持身体健康呢?

    2013-08-23
  • 处暑凉快了?还有“秋老虎”

    处暑的意思就是,夏天已经结束。但是气温依旧炎热,“秋老虎”仍然肆虐。虽然感觉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处暑的特点就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所以大家一定要警惕季节变化,注意秋季养生。

    2013-08-23
  • 处暑时节应当养脾胃

    过了中元节,阳历8月23日,处暑节气也就到了。告别了“桂花蒸”的天儿,晚上已有些许凉意,不再让人感觉暑热难耐了。

    2013-08-23
  • 处暑时节保健支招 如何开展秋季养生之旅

    秋天,一天天地逼近我们,在这个天高气爽的时候,我们的养生历程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营养专家表示,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2013-08-23
  • 处暑养生防秋燥 早睡一小时解秋乏

    “处暑”的意思是,夏季在此终止。因此“处暑”标志着炎热即将结束,秋凉之意渐生。处暑时节养生,可采用按摩穴位配合良好休息,顺利摆脱“秋乏”的烦恼。

    2013-08-23
  • 迎来“处暑” 调整起居化解“秋乏”

    处暑节气到,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炎热中,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人的机体也进入休整阶段,很容易感到疲乏。要化解“秋乏”,可从调节人体节律入手,合理调整日常起居保健康。

    2013-08-23
  • 立秋后高温养生防范中暑

    8月7日立秋,这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来临。实际上,立秋以后的暑热高温和盛夏的炎热高温有所不同,应对立秋暑热,仍应防范中暑。

    2013-08-07
  • 立秋进补有禁忌 无病不乱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遵循进补规律,才能乐享健康。

    2013-08-07
  • 立秋季节 养生调理之道

    立秋时节,天气从暑热变为燥热,了解养生调理之道方能安然度过。如何让身体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2013-08-07
  • 立秋养生须知 防暑防病防霉变

    8月7日立秋,这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来临。立秋又称交秋,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秋风秋雨渐多,气候多变,故古语有云“多事之秋”,我们在立秋时节应该注意什么呢?

    2013-08-07
  • 秋后仍处伏天 当心“秋老虎”发威

    8月7日16时20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预示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专家提醒,由于今年秋后还有一伏,公众要当心“秋老虎”发威,注意采取措施避暑降温。

    2013-08-07
  • 24节气养生谈之大暑

    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开始了。“大”有“很”的意思,天气进入“大热”或是“闷热”的天气阶段。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这个时节重出现40 度左右的高温天气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是很常见的。

    2013-07-22
1学校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2学校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3输卵管结扎复通专题
4骨质增生中药熏蒸方剂专题
5胃癌筛查全新升级!手机智能胶囊胃镜在广州发布,每年可服务1.5亿人次